|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偏瘫患者行走训练需注意平衡保护、步态矫正、辅助器具使用、训练强度控制及环境安全。偏瘫多由脑卒中、脑外伤等导致单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行走训练是康复关键环节。
1、平衡保护
偏瘫患者因患侧肌力下降易失衡,训练初期需由康复师或家属扶持。可借助平行杠进行重心转移练习,逐步从坐位平衡过渡到站立平衡。训练中出现头晕或下肢颤抖应立即暂停,避免跌倒引发二次损伤。平衡垫训练可增强本体感觉,但需在专业人员监督下进行。
2、步态矫正
患侧足下垂、划圈步态是常见问题,需通过踝足矫形器预防足内翻。训练时强调足跟先着地、膝关节伸直动作,可使用镜子辅助观察步态。针对骨盆代偿性上提现象,需进行腰腹核心肌群强化训练。异常步态未及时纠正可能导致关节变形或健侧代偿性劳损。
3、辅助器具
根据功能残存程度选择四脚拐、助行器或矫形鞋,器具高度需与患者身高匹配。使用助行器时应保持患侧与器具同步移动,避免重心过度前倾。电动轮椅适用于长距离移动,但会延缓步行功能恢复,需严格掌握使用指征。定期检查器具防滑垫和关节紧固件状态。
4、强度控制
单次训练不超过30分钟,心率增幅控制在静息状态20%以内。采用间歇训练法,每步行5分钟休息2分钟,避免肌肉痉挛加重。训练后患肢出现持续疼痛或水肿需冰敷处理。肌力3级以下患者应以床上桥式运动为主,过早负重行走可能加重异常运动模式。
5、环境安全
训练场地需清除地毯、电线等障碍物,地面保持干燥防滑。夜间训练应保证照明充足,楼梯处安装双侧扶手。外出训练需避开人流高峰时段,穿戴标识明显的反光背心。建议配置紧急呼叫装置,跌倒时避免强行搀扶患者,应先固定患侧关节再缓慢扶起。
偏瘫患者行走训练后应进行20分钟下肢肌肉放松按摩,重点拉伸腓肠肌和腘绳肌。日常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补充维生素D促进神经修复。睡眠时用枕头支撑患侧膝关节保持轻度屈曲,定期评估康复进度并调整方案。训练期间出现关节红肿或血压异常波动需暂停训练并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