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新生儿后脑勺有个坑是什么原因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后脑勺有个坑是什么原因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冬
周冬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后脑勺有凹陷可能由颅骨发育未闭合、产道挤压、脱水或罕见颅缝早闭症引起,通常表现为囟门凹陷、皮肤弹性差或头围异常增长。

1. 颅骨未闭合

新生儿颅骨存在前后囟门,后囟门多在出生后2-3个月闭合,凹陷属正常生理现象,无须特殊处理,家长需避免按压该区域。

2. 产道挤压

分娩过程中产道压力可能导致颅骨暂时性变形,表现为局部凹陷,通常出生后1-2周自行恢复,家长需观察是否伴随头皮血肿。

3. 脱水征象

喂养不足或腹泻导致脱水时,囟门凹陷明显伴尿量减少,需及时增加母乳喂养量,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口服补液盐Ⅲ、蒙脱石散等药物。

4. 颅缝早闭

罕见病理性颅骨发育异常,表现为头围增长停滞、骨缝隆起,需神经外科评估,可能需行颅骨重塑术或内窥镜颅缝切开术。

建议家长定期测量头围,发现凹陷持续加深或伴呕吐、嗜睡时立即就医,哺乳期母亲需保证充足水分摄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慢性充血性脾肿大症有哪些症状

小儿慢性充血性脾肿大症的症状主要包括脾脏肿大、腹部不适、贫血和易感染。症状发展按早期表现→进展期→终末期排列,可能伴随门静脉高压相关表现。

1、脾脏肿大

早期表现为左上腹无痛性包块,触诊可及质地坚硬的脾脏下缘,可能与门静脉血流受阻有关。建议家长定期监测脾脏大小变化。

2、腹部不适

进展期出现腹胀、早饱感,严重时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家长需注意孩子饮食后腹痛呕吐情况,避免进食粗糙食物。

3、贫血

脾功能亢进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血常规检查可见三系减少,必要时需输血支持治疗。

4、易感染

终末期因白细胞减少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家长应加强防护,出现发热需及时就医排查感染灶。

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脾破裂,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贫血患儿可适量补充含铁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