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传染科

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什么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武恩翠
武恩翠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技师
流行性出血热也叫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我国鼠类是主要的传染源,包括黑线姬鼠、褐家鼠、大林姬鼠等,其他的如猫、猪、犬等动物,以及病患早期也可以携带病毒,但是病人并不是主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点:第一,是接触传播,也就是接触老鼠的排泄物、分泌物或者是被老鼠咬伤。第二,是呼吸道传播,老鼠的尿液、粪便、唾液形成气溶胶被吸入呼吸道也可以引起传播。第三,是消化道传播,也就是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或者是经破损的黏膜而被感染,还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还可以通过虫媒传播,也就是老鼠身上的螨虫可以携带病毒,如果这个螨虫再盯人,人就可以被传染。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幽门螺杆菌感染症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引起胃部不适、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通常表现为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节等方式缓解症状,严重者需就医进一步检查。 1、胃部不适: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部出现不适感,如恶心、呕吐等。日常饮食中应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药物治疗可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药物,具体剂量需遵医嘱。 2、消化不良: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胃酸分泌异常,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表现为腹胀、嗳气等。建议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药物方面可使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帮助改善消化功能。 3、胃痛: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引发胃痛,疼痛多位于上腹部。饮食上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药物治疗可使用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缓解疼痛。 4、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患者可能出现胃部隐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日常护理中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饮酒和吸烟。药物治疗可使用兰索拉唑、甲硝唑等,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制定。 5、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胃黏膜进一步损伤,形成胃溃疡,表现为周期性上腹痛、反酸等。饮食上应避免刺激性食物,药物治疗可使用埃索美拉唑、替硝唑等,严重者需考虑内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胃部健康。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