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小儿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建立排便习惯、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便秘通常由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水分缺乏、肠道功能紊乱、先天性巨结肠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如西蓝花、苹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软化粪便。避免过多食用精制米面及乳制品。
2、增加运动量每日进行爬行、走路等适度运动,促进肠道蠕动。家长需引导孩子保持每天至少60分钟活动时间。
3、建立排便习惯固定餐后30分钟进行如厕训练,家长需帮助孩子养成规律排便的生物钟。可使用脚踏凳保持正确排便姿势。
4、药物治疗顽固性便秘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开塞露或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先天性巨结肠需进行肛门直肠测压等专科评估。
每日保证足够饮水量,6个月以上婴儿可尝试西梅汁等天然通便食物。若持续3天未排便或出现腹痛呕吐需及时就医。
小孩剧烈运动后咳嗽可能由气道高反应性、冷空气刺激、呼吸道感染、运动性哮喘等原因引起,建议家长观察咳嗽频率和伴随症状,必要时就医评估。
1、气道高反应性剧烈运动时呼吸加快可能导致气道暂时性敏感,表现为干咳。家长需避免孩子运动后立即接触冷饮或冷空气,可适量饮用温水缓解。
2、冷空气刺激冬季运动时吸入冷空气易刺激呼吸道黏膜。建议家长让孩子运动时佩戴保暖口罩,运动后转入温暖环境休息。
3、呼吸道感染可能与病毒性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有关,通常伴有鼻塞或低热。可遵医嘱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药物。
4、运动性哮喘运动诱发的支气管痉挛多表现为喘息性咳嗽,与气道炎症有关。需通过肺功能检查确诊,常用药物包括布地奈德吸入剂、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溶液。
日常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在污染环境中活动,持续咳嗽超过一周或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