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小儿肠炎可通过饮食调整、补液管理、皮肤护理、药物辅助等方式护理。小儿肠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建议家长暂停固体食物,给予米汤、稀释苹果汁等低渗流食,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腹泻。母乳喂养婴儿可继续哺乳。
2、补液管理家长需每4小时评估孩子脱水程度,按体重补充口服补液盐,出现眼窝凹陷或尿量减少时应立即就医。
3、皮肤护理每次排便后需用温水清洗臀部,涂抹氧化锌软膏预防尿布疹,选择超薄透气型纸尿裤并频繁更换。
4、药物辅助蒙脱石散可保护肠黏膜,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菌群,消旋卡多曲颗粒抑制肠道分泌,均需遵医嘱使用。
护理期间每日测量体温3次,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避免交叉感染,症状持续48小时无改善需复诊。
小孩剧烈运动后咳嗽可能由气道高反应性、冷空气刺激、呼吸道感染、运动性哮喘等原因引起,建议家长观察咳嗽频率和伴随症状,必要时就医评估。
1、气道高反应性剧烈运动时呼吸加快可能导致气道暂时性敏感,表现为干咳。家长需避免孩子运动后立即接触冷饮或冷空气,可适量饮用温水缓解。
2、冷空气刺激冬季运动时吸入冷空气易刺激呼吸道黏膜。建议家长让孩子运动时佩戴保暖口罩,运动后转入温暖环境休息。
3、呼吸道感染可能与病毒性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有关,通常伴有鼻塞或低热。可遵医嘱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药物。
4、运动性哮喘运动诱发的支气管痉挛多表现为喘息性咳嗽,与气道炎症有关。需通过肺功能检查确诊,常用药物包括布地奈德吸入剂、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溶液。
日常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在污染环境中活动,持续咳嗽超过一周或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