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踝关节活动度测量

|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问题描述:
踝关节活动度测量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程雷
程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踝关节活动度测量是评估踝关节屈伸、内外翻功能的重要检查方法,主要通过量角器测量背屈、跖屈、内翻、外翻角度完成。

踝关节背屈测量时,受试者取坐位或仰卧位,膝关节伸直,足部放松。量角器固定臂平行于腓骨长轴,活动臂平行于第五跖骨,轴心位于外踝下方。正常背屈角度为10-20度。踝关节跖屈测量体位相同,量角器固定臂保持与腓骨平行,活动臂平行于足底,正常跖屈角度为30-50度。测量时需注意避免跟腱紧张或足部代偿动作影响结果。

踝关节内翻测量取坐位,膝关节屈曲90度,足部悬空。量角器固定臂垂直于地面,活动臂沿第一跖骨放置,轴心位于踝关节中点。正常内翻角度为20-30度。外翻测量方法相似,活动臂沿第五跖骨定位,正常外翻角度为5-15度。测量过程中需固定小腿防止旋转,若存在肿胀或疼痛可能影响活动范围。

踝关节活动度测量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建议由康复医师或物理治疗师进行操作,测量前应充分暴露踝部,去除鞋袜及紧绷衣物。长期踝关节活动受限者需排查骨关节炎、韧带损伤等病变,必要时配合肌力测试和影像学检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脚后跟骨刺怎么治疗好的得快

脚后跟骨刺可通过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鞋垫调整、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脚后跟骨刺通常由长期站立、足部受力不均、足底筋膜炎、肥胖、年龄增长等原因引起。 1、休息:减少足部活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有助于减轻足跟压力,缓解疼痛。适当抬高患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炎症反应。 2、物理治疗:热敷、冷敷、超声波治疗等方法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每天进行足底筋膜拉伸练习,如足底滚球、足弓拉伸,有助于改善足部功能。 3、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400mg,每日3次、双氯芬酸50mg,每日2次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局部使用消炎镇痛药膏如扶他林软膏,每日涂抹2-3次。 4、鞋垫调整:使用定制鞋垫或足弓支撑垫,帮助分散足底压力,减轻骨刺对周围组织的刺激。选择软底、减震效果好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或硬底鞋。 5、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可考虑手术切除骨刺。常见手术方式包括内镜下骨刺切除术和开放式骨刺切除术,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 日常生活中,建议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足部过度负荷。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有助于骨骼健康。适当进行低冲击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增强足部肌肉力量,改善足部功能。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