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怎么办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可通过安装心脏起搏器、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监测心电图、避免诱发因素等方式治疗。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由心肌缺血、心肌炎、药物副作用、先天性传导系统异常、退行性病变等原因引起。

1、安装心脏起搏器

对于症状明显或存在严重心动过缓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需要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起搏器能通过电脉冲刺激心脏维持正常节律,防止晕厥或心脏骤停等危险情况。单腔或双腔起搏器的选择需根据阻滞部位和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术后需定期随访检查起搏器功能,避免强磁场干扰设备运行。

2、药物治疗

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或阿托品注射液暂时提高心率,但长期效果有限。对于可逆性原因如药物中毒或心肌炎引起的阻滞,需停用β受体阻滞剂等致病药物,或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3、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饮食需低盐低脂,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有助于减少心血管进一步损伤。日常活动以不引起心悸、气促为度,可进行散步等温和锻炼改善心肺功能。

4、定期监测心电图

无症状患者也需每3-6个月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估传导阻滞进展。出现头晕、黑朦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家庭自测脉搏有助于发现心率异常,但不可替代专业医疗监测。合并其他心脏疾病者需增加随访频率。

5、避免诱发因素

某些抗心律失常药、抗抑郁药可能加重传导阻滞,用药前需告知医生病史。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易诱发心律失常,需定期检查血钾水平。寒冷刺激可能引起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导致心率下降,冬季需注意保暖。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应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记录疾病信息和用药情况。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以应对突发晕厥。日常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等高风险活动,睡眠时保持侧卧减少迷走神经张力。合并冠心病或心力衰竭者需同步治疗原发病,定期心内科随访评估病情变化。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效果更好

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效果通常优于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具有出血风险较低、抗凝效果稳定、使用方便等优势,是血液透析中常用的抗凝药物。

低分子肝素通过抑制凝血因子Xa发挥抗凝作用,其分子量较小,对凝血酶抑制作用较弱,因此出血风险相对较低。血液透析过程中需要持续抗凝以防止体外循环管路凝血,低分子肝素半衰期较长,单次给药即可维持4-6小时有效抗凝,无需频繁监测凝血指标。临床常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等制剂,根据患者体重调整剂量,可有效预防透析器凝血同时减少出血并发症。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瘀斑、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

普通肝素抗凝效果与剂量相关性大,需频繁监测活化凝血时间调整用量,出血风险相对较高。对于有活动性出血、严重血小板减少或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病史患者,可考虑使用枸橼酸钠局部抗凝或无肝素透析。血液透析患者抗凝方案需根据出血风险、凝血功能等个体化选择,合并严重肝病或肾功能极度低下患者需谨慎调整剂量。

血液透析患者除规范抗凝治疗外,需注意控制水分摄入,维持干体重,限制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等摄入。定期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及电解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内瘘出血。出现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调整抗凝方案。保持内瘘侧肢体清洁,避免压迫或提重物,确保透析通路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