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脊髓性肌肉萎缩的症状是什么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脊髓性肌肉萎缩的症状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云霞
陈云霞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脊髓性肌萎缩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常见症状为脊髓性肌萎缩、吞咽困难、肌性肌无力、腱反射异常、吸吮不利、腱反射消失、舌肌萎缩等。根据症状发展不同,脊髓性肌萎缩分为III型:I型严重者出生时已有明显症状,四肢无力、喂养困难、呼吸困难、始终无独坐能力、预后差、2岁前死亡。II型在婴儿期吸吮、吞咽功能正常、无呼吸困难、可独坐、始终不能独立行走,可生存至10~20岁。III型通常婴儿期正常,5~15岁出现缓慢加重的全身性肌无力,肢体近端重。在一定时期内有独立行走能力,可生存至中年,30岁后失去独站能力,多死于呼吸肌麻痹或全身衰竭。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8个月孩子发烧39度怎么办

8个月孩子发烧39度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药物退热、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发热通常由感染、疫苗接种、环境过热、脱水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孩子颈部、腋窝等部位,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环境温度保持25℃左右,减少衣物包裹。

2、补充水分

家长需少量多次喂食母乳或温水,观察排尿情况。脱水会加重发热,可口服补液盐溶液预防电解质紊乱。

3、药物退热

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液或小儿退热栓,严禁使用阿司匹林。

4、就医检查

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或伴随皮疹、抽搐需及时就诊,排查幼儿急疹、流感、泌尿道感染等疾病。

家长应每2小时监测体温,避免捂热,发热期间暂停辅食添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