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胎盘着床于后壁多数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通常不影响胎儿发育,主要影响因素有胎盘功能、孕妇体位、子宫形态、胎儿活动度等。
1、胎盘功能后壁胎盘血供充足时功能正常,需定期超声监测胎盘成熟度,若出现胎盘钙化或供血不足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等改善循环。
2、孕妇体位孕晚期左侧卧位有助于减轻子宫对腹主动脉压迫,避免长时间仰卧导致胎盘灌注不足,出现胎动异常需及时胎心监护。
3、子宫形态子宫过度前屈可能增加后壁胎盘受压风险,伴随腹痛或阴道流血需排除胎盘早剥,必要时使用硫酸镁抑制宫缩。
4、胎儿活动度后壁胎盘可能减弱孕妇对胎动的感知,建议每日固定时间计数胎动,异常时配合电子胎心监测仪评估胎儿状态。
孕期保持适度活动避免久坐,补充铁剂预防贫血,定期产检关注胎盘位置变化,出现持续性宫缩或出血需立即就医。
完全性胎盘前置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抑制宫缩、输血纠正贫血、剖宫产终止妊娠等方式治疗。完全性胎盘前置通常由子宫内膜损伤、胎盘异常、多胎妊娠、高龄妊娠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妊娠28周前确诊者建议绝对卧床,采取左侧卧位减少子宫右旋,避免剧烈活动及性生活,定期超声监测胎盘位置变化。
2、药物抑制宫缩出现宫缩时使用盐酸利托君片或阿托西班注射液抑制宫缩,硫酸镁注射液保护胎儿脑神经,用药期间需监测心率及尿量。
3、输血纠正贫血反复出血导致贫血时可输注浓缩红细胞,血红蛋白低于70g/L需考虑输血,同时口服琥珀酸亚铁片补充铁剂。
4、剖宫产终止妊娠妊娠达36周或发生大出血时需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前备足血源,由产科与麻醉科团队共同评估手术方案。
孕期需加强营养摄入,每日补充30mg元素铁,出现阴道流血、宫缩等情况需立即就医,严格遵医嘱进行产前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