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神经外科 > 脑震荡

运动会引起脑震荡吗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运动会引起脑震荡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运动会可能引起脑震荡,主要发生在头部受到直接撞击或剧烈晃动时。脑震荡是一种轻微的创伤性脑损伤,通常由运动中的摔倒、碰撞或头部受到冲击导致。

在运动中,尤其是足球、橄榄球、拳击、冰球等高对抗性项目中,运动员头部受到外力撞击的概率较高。快速移动的物体撞击头部、运动员之间身体碰撞或摔倒时头部着地,均可能导致脑震荡。这类情况通常伴随短暂意识丧失、头痛、头晕、恶心或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轻微脑震荡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平衡障碍或情绪波动。运动前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遵守比赛规则,能降低脑震荡发生的概率。

少数情况下,脑震荡可能由非直接撞击引起。例如体操、跳水等运动中,身体高速旋转或坠落时头部未受直接冲击,但大脑在颅骨内剧烈晃动也可能引发脑震荡。这类情况症状可能延迟出现,初期仅表现为轻微头痛或疲劳感。反复发生脑震荡可能对大脑造成累积性损伤,运动员应避免在未完全恢复时重返赛场。

若运动后出现持续头痛、呕吐、意识模糊或抽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脑震荡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体力活动和脑力劳动,通常恢复期为7-10天。恢复期间应逐步增加活动量,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家长和教练需密切关注青少年运动员的症状变化,防止二次损伤发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一巴掌能打成轻微的脑震荡吗

一巴掌可能导致轻微的脑震荡,但需要根据打击力度、部位和个体差异综合判断。脑震荡属于轻度创伤性脑损伤,通常由头部受到直接或间接外力冲击引起。

当头部受到快速加速或减速运动时,脑组织在颅腔内发生位移碰撞,可能引发短暂的脑功能障碍。典型情况包括打击部位靠近太阳穴、后脑勺等颅骨薄弱区域,或施力者使用较大力度造成头部剧烈晃动。此时可能出现短暂意识模糊、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典型症状,症状持续时间多在数分钟至24小时内消退,神经系统检查通常无器质性损伤证据。

并非所有头部打击都会引发脑震荡。若打击力度较轻且未造成头部明显晃动,或受力部位为颧骨等坚固区域,颅骨可有效分散冲击力。儿童因颅骨未完全骨化缓冲能力较差,老年人因脑萎缩脑组织活动度大,这两类人群相对更容易在轻微外力下发生脑震荡。醉酒、疲劳等状态下脑组织对震荡的耐受性也会降低。

出现头痛持续加重、反复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通过头颅CT等检查排除颅内出血。伤后24小时内应保持密切观察,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刺激,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脑功能恢复。日常需注意保护头部,避免参与高风险活动时未佩戴防护装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