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普通外科

70岁以上老人骨折能好吗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70岁以上老人骨折能好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徐海林
徐海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70岁以上老人骨折通常能好,但恢复时间较长且可能遗留功能障碍。骨折愈合与年龄、骨折类型、基础疾病及护理措施密切相关。

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生率较高,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常见于髋部、腕部及脊柱。骨折后局部疼痛肿胀明显,活动受限,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通过X线或CT检查可确定骨折部位及严重程度,稳定性骨折多采用石膏固定或支具外固定,配合钙剂及抗骨质疏松药物促进愈合。移位明显的粉碎性骨折可能需要手术复位内固定,术后需预防深静脉血栓和感染。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锻炼,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高龄患者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会影响骨折愈合速度。长期卧床可能引发肺炎、压疮等并发症,需加强翻身拍背护理。营养不良者需补充蛋白质、维生素D和钙质,必要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认知障碍患者可能不配合治疗,需家属协助监督用药和康复训练。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愈合后仍存在再骨折风险,需持续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骨密度,居家环境做好防滑措施,使用拐杖辅助行走。饮食保证每日牛奶、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摄入,适度晒太阳合成维生素D。若出现患肢麻木、皮肤发紫或固定器松动等情况需立即复诊。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3-6个月可恢复基本功能,但完全康复可能需更长时间。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需要缝针的伤口护理

需要缝针的伤口可通过清洁消毒、定期换药、避免感染、促进愈合、预防疤痕等方式护理。伤口通常由外伤、手术、裂伤等原因引起。 1、清洁消毒:伤口缝合后,保持伤口清洁是关键。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用酒精轻轻擦拭伤口周围,避免直接触碰缝合线。清洁后涂抹抗菌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细菌感染。 2、定期换药:根据定期更换敷料。使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避免摩擦和污染。换药时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及时就医处理。 3、避免感染:伤口愈合期间,避免接触污水、灰尘等污染物。保持伤口干燥,避免过度出汗。若出现发热、伤口疼痛加剧等症状,可能提示感染,需立即就医。 4、促进愈合: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伤口愈合。避免吸烟和饮酒,这些行为会延缓愈合过程。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5、预防疤痕:伤口愈合后,使用硅胶贴或疤痕膏如康瑞保软膏,减少疤痕形成。避免阳光直射伤口,防止色素沉着。若疤痕明显,可咨询医生进行激光治疗或微针治疗。 饮食方面,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肉,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运动方面,避免剧烈活动,选择轻度散步或瑜伽,促进血液循环。护理方面,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复诊,确保愈合顺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