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新生儿喷奶可能由喂养姿势不当、胃容量小、胃食管反流、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等原因引起。
1、喂养姿势不当哺乳时未保持头高脚低位或奶嘴孔径过大,导致空气吞咽过多。建议家长采用45度斜抱姿势喂养,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
2、胃容量小新生儿胃呈水平位且容量仅5-7毫升,过量喂养易引发喷奶。家长需按需喂养,单次奶量不超过90毫升,间隔2-3小时。
3、胃食管反流可能与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全有关,表现为频繁吐奶伴哭闹。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混悬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或蒙脱石散。
4、幽门狭窄因幽门肌层肥厚导致喷射性呕吐,常见于出生2-8周。需超声确诊后行幽门环肌切开术,术前可静脉补充葡萄糖电解质液。
日常注意记录呕吐频率与性状,避免立即平卧,若出现体重不增或血性呕吐物需立即就医。
小儿疝气术后一般1-3天可下床走路,具体时间受麻醉方式、手术类型、患儿体质及术后恢复情况影响。
1、麻醉方式全麻患儿需完全清醒后逐步活动,局麻术后当天即可尝试站立。
2、手术类型传统开放手术恢复较慢需1-2天,腹腔镜微创手术6小时后可辅助活动。
3、患儿体质营养状况良好的儿童恢复更快,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延长卧床观察。
4、术后反应无呕吐、疼痛轻微且伤口无渗血时,家长可辅助患儿床边短时站立。
术后初期家长需避免患儿跑跳,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等镇痛药物,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