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血清铁蛋白升高可能由铁代谢异常、慢性炎症、肝脏疾病、血液系统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评估、病因治疗等方式干预。
1、铁代谢异常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或反复输血导致铁过量沉积,伴随关节痛、皮肤色素沉着。需静脉放血或铁螯合剂治疗,药物包括去铁胺、地拉罗司、去铁酮。
2、慢性炎症类风湿关节炎或慢性感染引发炎症因子抑制铁利用,表现为持续低热、C反应蛋白增高。需控制原发病,药物可选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3、肝脏疾病病毒性肝炎或酒精性肝病导致肝细胞损伤释放铁蛋白,伴随转氨酶升高。需保肝治疗,药物如水飞蓟宾、双环醇、甘草酸制剂。
4、血液系统肿瘤白血病或淋巴瘤异常增殖促使铁蛋白分泌,常见淋巴结肿大、贫血。需化疗或靶向治疗,药物如阿糖胞苷、伊马替尼、利妥昔单抗。
建议限制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摄入,定期监测血清铁蛋白及转铁蛋白饱和度,避免自行补铁。
献血浆对健康成年人通常无害。规范操作下可能出现短暂头晕或针孔淤青,严重不良反应概率极低。
1、生理性反应部分人群献血浆后可能出现短暂乏力或口渴,与体液短暂流失有关,建议补充水分并休息。
2、局部不适穿刺部位可能出现轻微疼痛或淤血,多与个体血管条件或操作技术相关,通常48小时内自行缓解。
符合条件者每年献血浆不超过24次不会影响健康,但献血前后需避免剧烈运动,贫血或低血压人群应谨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