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激光治疗近视后遗症主要有干眼症、眩光、夜间视力下降、角膜瓣移位等,多数症状轻微且可逆。
1、干眼症术后泪液分泌减少导致眼表干燥,可能与角膜神经损伤有关。可使用人工泪液缓解症状,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
2、眩光角膜切削后光线散射增加,尤其在暗环境下明显。多数患者3-6个月逐渐适应,严重者可考虑佩戴防眩光眼镜。
3、夜间视力下降瞳孔放大时切削区边缘可能影响成像质量,表现为夜间视物模糊。通常术后半年内改善,必要时需进行二次增效手术。
4、角膜瓣移位LASIK术后外力撞击可能导致角膜瓣移位,表现为突发视力下降。需立即就医进行角膜瓣复位,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滴眼液。
术后遵医嘱定期复查,避免揉眼及剧烈运动,保持眼部卫生可降低后遗症发生概率。
黑眼圈可通过冷敷、局部护理、药物治疗、医美治疗等方式改善,通常由熬夜、遗传因素、过敏性鼻炎、眼周血液循环不良等原因引起。
1、冷敷用冷藏的湿毛巾或冰袋包裹纱布敷于眼周,每次10分钟,有助于收缩血管减轻淤血。适合熬夜后临时性水肿型黑眼圈。
2、局部护理使用含维生素K、咖啡因成分的眼霜按摩眼周,促进微循环。避免用力揉搓眼部,每日早晚各护理一次。
3、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导致的血管型黑眼圈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色甘酸钠滴眼液,需同时治疗原发病。
4、医美治疗顽固性色素沉着可考虑激光淡斑,血管型可选择脉冲光治疗。需在专业医师评估后选择合适方案,通常需多次治疗。
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避免长时间用眼,饮食中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及深色蔬菜,有助于改善眼周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