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绦虫病饮食需要关注什么

|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问题描述:
绦虫病饮食需要关注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芸
李芸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不同的肠道绦虫实际上是有不同的感染来源的。第一、比如猪肉绦虫是由于吃了豆猪肉而造成的感染,所以在挑选猪肉的时候一定要到正规的超市或者是商店去购买,而避免购买到豆猪肉。第二、牛带绦虫是由于吃生牛肉而造成的感染,一个是购买的牛肉的品质;第二个就是烹调方式一定不能用生或半生的方式,而是要煮熟、煮透,红烧就是最好的烹调方式。第三、阔节裂头绦虫是通过吃深海鱼而造成的感染,深海鱼片在饮食中就要尽量的少吃。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胃镜下剥离胃息肉时发现一小部是什么原因

胃镜下剥离胃息肉时发现一小部分残留组织可能与操作视野受限、息肉基底较宽或存在隐匿性病灶有关。胃息肉通常由慢性炎症刺激、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遗传因素导致,内镜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因电凝止血不彻底、器械切割角度偏差等技术因素造成局部残留。

胃息肉内镜切除后残留组织常见于宽基息肉或扁平息肉,这类息肉基底血管丰富且与黏膜下层粘连紧密,电切时可能因出血影响视野或为避免穿孔风险而保守操作。部分息肉存在腺体异型增生或早期癌变时,病灶边缘肉眼难以辨别,需依赖病理检查确认。操作中若患者胃肠蠕动频繁、体位变动或器械稳定性不足,也可能导致切割不彻底。残留组织通常需通过二次内镜评估,必要时行氩离子凝固术或圈套器补切,术后需结合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追加治疗。

极少数情况下,残留组织可能与特殊类型息肉相关,如胃底腺息肉伴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时,多发病灶易遗漏微小病变。部分病例存在黏膜下肿瘤误判为息肉的情况,如胃肠道间质瘤表层黏膜正常但深层未完全切除。对于直径超过2厘米的息肉、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或术中发现病灶浸润黏膜下层时,需考虑追加外科手术切除。

建议术后1-3个月复查胃镜确认病灶清除情况,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规律服用抑酸药物促进创面愈合。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规范进行根除治疗,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需评估用药必要性。定期随访监测可降低复发风险,若出现呕血、黑便或腹痛加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