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2型糖尿病多重缺陷

|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问题描述:
2型糖尿病多重缺陷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颜克强
颜克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涉及多种代谢缺陷,包括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不足、糖代谢紊乱和脂肪代谢紊乱。正是这些缺陷共同作用,导致了血糖水平难以控制的状况。对于患者来说,及时就医和接受专业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1、胰岛素抵抗: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不够敏感,这就像是门锁生锈了,钥匙插进去却转不动。由于胰岛素无法有效地帮助葡萄糖进入细胞,血糖就会在血液中堆积。医生通常会建议使用药物如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或阿卡波糖片来改善这种情况。
2、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是另一个问题,这些细胞就像是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糖尿病发电站”,如果它们工作不正常,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自然就降不下来。为了帮助控制血糖,医生可能会开具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或赖脯胰岛素注射液。
3、糖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就像一条堵塞的河流,水流不畅,导致葡萄糖在血液中积累。为了疏通这条“河道”,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格列齐特片或格列美脲片。
4、脂肪代谢紊乱:脂肪代谢紊乱使得血脂水平异常升高,这不仅影响血糖,还可能对心血管健康造成威胁。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或阿托伐他汀钙片来帮助调节血脂。
严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还可能表现出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减轻等症状。面对这些问题,及时就医并进行详细的血糖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可以帮助医生为患者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通过专业的医疗护理和有效的药物控制,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他们的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来势凶险的暴发性1型糖尿病,每个患者需要高度的重视

暴发性1型糖尿病可通过胰岛素治疗、血糖监测、饮食控制、生活方式调整及定期随访等方式管理。该病通常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遗传因素、药物诱发及妊娠等因素引起。 1、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可能触发免疫系统异常,导致胰岛β细胞迅速破坏。治疗以胰岛素替代为主,需使用速效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剂量根据血糖调整和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每日一次联合治疗,同时监测血糖变化。 2、自身免疫:自身免疫反应可能攻击胰岛细胞,引发急性胰岛素缺乏。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每日2-3mg/kg和胰岛素联合治疗,并定期检查免疫指标。 3、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治疗以胰岛素为主,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剂量,同时进行基因检测以评估家族风险。 4、药物诱发:某些药物可能诱发暴发性1型糖尿病。需停用相关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并立即开始胰岛素治疗,同时监测血糖和药物副作用。 5、妊娠相关:妊娠期激素变化可能诱发该病。需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选择安全性高的胰岛素类型如门冬胰岛素,并密切监测母婴健康。 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饮食,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瘦肉。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建议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和力量训练如哑铃练习。护理方面,需定期监测血糖,避免感染,保持良好作息,并接受心理支持以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