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新生儿大便稀的原因

|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大便稀的原因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文同
张文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新生儿大便稀可能由母乳喂养、配方奶不适应、肠道感染、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更换奶粉、抗感染治疗、补充乳糖酶等方式改善。

1、母乳喂养:

母乳中低聚糖含量高导致大便偏稀,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无须特殊处理,建议母亲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进食过多高糖高脂食物。

2、配方奶不适:

奶粉成分不易消化可能导致稀便。建议家长尝试更换适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观察排便情况变化。

3、肠道感染:

轮状病毒或细菌感染会引起腹泻,可能伴随发热、呕吐。家长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开具蒙脱石散、益生菌、口服补液盐等药物。

4、乳糖不耐受: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导致稀水样便,粪便可检测还原糖阳性。需使用无乳糖配方奶,或遵医嘱补充乳糖酶制剂。

家长应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注意臀部护理预防尿布疹,如出现血便、持续呕吐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面瘫需要住院吗

小儿面瘫多数情况下无须住院治疗,面瘫处理方式主要有门诊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家庭护理、定期复诊。

1、门诊药物治疗

家长需遵医嘱使用泼尼松、阿昔洛韦、甲钴胺等药物,急性期激素治疗有助于减轻神经水肿。

2、物理治疗

发病1周后可进行低频电刺激或面部肌肉按摩,家长需每日帮助孩子完成3-5次康复训练。

3、家庭护理

家长需用人工泪液保护患儿角膜,使用吸管辅助进食,避免面部受凉刺激。

4、定期复诊

每周需评估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若2个月未改善需考虑神经减压手术等干预。

建议保持饮食营养均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睡眠时抬高床头减少面部水肿,发现眼球闭合不全需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