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2次阅读
小孩子身上老是痒可能与皮肤干燥、过敏反应、湿疹、疥疮等原因有关,可通过保湿护理、抗过敏治疗、外用糖皮质激素、杀虫处理等方式缓解。
1、皮肤干燥秋冬季节或频繁洗澡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建议家长每日给孩子涂抹无香精的儿童保湿霜,避免使用碱性沐浴露。
2、过敏反应接触花粉、尘螨或进食海鲜等致敏物质可能引发瘙痒。家长需排查过敏原,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
3、湿疹特应性皮炎患儿常见皮肤红斑伴剧烈瘙痒。可能与遗传、免疫异常有关,表现为皮肤粗糙脱屑。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配合氧化锌软膏。
4、疥疮疥螨感染会导致夜间瘙痒加重,指缝、腋窝出现丘疹。家长需对患儿衣物煮沸消毒,医生可能开具硫磺软膏或扑灭司林乳膏。
避免给孩子穿化纤衣物,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50%左右,若瘙痒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皮肤破损需及时就诊。
新生儿肚脐渗血可能由脐带残端脱落、摩擦刺激、局部感染或凝血功能障碍引起,轻微渗血可通过消毒按压处理,持续出血需就医排查病理性因素。
1、脐带脱落脐带残端自然脱落过程中可能出现少量渗血,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家长需用医用棉签蘸取碘伏轻柔消毒,覆盖无菌纱布轻压止血。
2、摩擦刺激纸尿裤边缘或衣物反复摩擦未愈合的脐部可能导致出血。建议家长选择新生儿专用低腰纸尿裤,保持脐部干燥透气,避免外力碰撞。
3、局部感染脐炎可能伴随红肿、脓性分泌物及渗血,多与消毒不彻底有关。需就医进行细菌培养,医生可能开具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
4、凝血异常维生素K缺乏或血友病等疾病可能导致脐部持续渗血。表现为按压后出血难止,需立即儿科就诊检测凝血功能,必要时注射维生素K或输血治疗。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注意观察渗血量与脐周皮肤状态,每日用75%酒精消毒2次,避免盆浴直至脐部完全愈合,出现发热或异常分泌物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