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6次阅读
交界性心动过缓是指心脏房室交界区自律性降低导致心率低于60次/分的异常节律,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
健康人群在睡眠或静息状态下可能出现生理性交界性心动过缓,运动员因长期训练导致心脏代偿性功能增强时也常见。这类情况无须特殊治疗,定期监测心率即可。若伴随头晕或乏力症状,可通过适量有氧运动改善心脏调节功能。
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片、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缓释片,或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片时,可能抑制房室交界区传导功能引发心动过缓。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房室交界区细胞缺氧,常见于冠心病患者。这类患者可能同时出现心绞痛、活动后气促等症状。治疗需改善心肌供血,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严重者需进行血运重建手术。
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可能遗留传导系统损伤,表现为持续性心动过缓。患者多有发热或胸闷病史,心电图可见PR间期延长。急性期需使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片等营养心肌药物,慢性期若症状明显需考虑心脏起搏器植入。
先天性房室传导系统发育异常如房室结双径路,可能从青少年时期即表现为交界性心律。这类患者需定期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若出现晕厥等严重症状,可考虑射频消融术或安装永久起搏器。
日常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规律作息。饮食注意低盐低脂,适当补充含钾食物如香蕉、菠菜。避免饮用浓茶或咖啡等刺激性饮品。若出现黑蒙、晕厥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