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胰腺癌手术后伤口发炎可通过伤口护理、抗生素治疗、引流处理、营养支持等方式干预。伤口发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术后护理不当、合并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伤口护理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伤口并更换无菌敷料,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抓挠或挤压伤口,观察红肿、渗液等变化。若出现发热需及时就医。
2、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可能与手术污染或术后接触病原体有关,表现为脓性分泌物和疼痛加剧。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等广谱抗生素。
3、引流处理积液可能与淋巴管损伤或吻合口渗漏有关,常伴随局部肿胀。需由医生评估后行穿刺引流或放置引流管,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
4、营养支持低蛋白血症或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影响愈合,需补充优质蛋白如乳清蛋白粉,监测血糖水平。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者可添加胰酶制剂。
术后应选择高蛋白、低脂饮食,避免剧烈活动牵拉伤口。如出现持续发热或伤口恶化须立即返院复查。
胰腺癌可通过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内镜超声等方式诊断,早期筛查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1、肿瘤标志物检测血清CA19-9和CEA是常用指标,升高时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认,但特异性有限,部分良性病变也可能导致指标异常。
2、影像学检查增强CT或MRI能清晰显示胰腺占位性病变,判断肿瘤位置、大小及周围血管侵犯情况,是临床首选的无创检查手段。
3、病理活检通过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或手术取样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胰腺癌的金标准,可明确肿瘤分型和分化程度。
4、内镜超声结合内镜与超声技术,对小于2厘米的早期病灶检出率较高,能同时评估胆管和胰管受累情况,指导治疗方案制定。
40岁以上高危人群建议每年体检,出现不明原因腹痛、黄疸或体重骤降时应及时就医,戒烟限酒、控制血糖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