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急性黄曲霉素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区疼痛、黄疸和神经系统异常。黄曲霉素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毒素,常见于霉变的花生、玉米等谷物中,摄入后可能损伤肝脏并引发全身症状。
1、恶心呕吐
早期症状以剧烈恶心和频繁呕吐为主,可能伴随胃部烧灼感。毒素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胃排空反射增强,呕吐物可能含有未消化食物或胆汁。若儿童出现此类症状,家长需立即停止可疑食物摄入,并协助其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
2、腹痛腹泻
毒素引发肠痉挛和肠道炎症反应,表现为脐周或上腹部绞痛,排便次数增多且粪便呈水样。严重时可出现黏液便或血便,与毒素直接损伤肠上皮细胞有关。患者需暂时禁食,通过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
3、肝区疼痛
毒素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后引发肝细胞坏死,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胀痛伴叩击痛。体检可发现肝脏肿大,血液检查显示转氨酶显著升高。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护肝药物。
4、黄疸
肝损伤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液呈浓茶色。血清总胆红素超过34μmol/L时可确诊,严重者可能进展为急性肝衰竭。此时需静脉滴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利胆药物。
5、神经系统异常
重度中毒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或抽搐,与毒素透过血脑屏障抑制神经传导有关。脑电图检查可见异常慢波,需使用苯巴比妥片控制惊厥发作,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预防黄曲霉素中毒需定期检查储存粮食,霉变谷物需彻底销毁不可食用。日常注意保持粮仓干燥通风,花生、玉米等易霉变食物应低温密封保存。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使用土方自行处理。治疗期间需严格禁酒,选择低脂高碳水饮食减轻肝脏负担,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E软胶囊等抗氧化剂。
甘草可以缓解胃酸过多,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甘草中的活性成分甘草甜素具有抗炎和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能减少胃酸分泌并促进消化道修复。
甘草中的甘草酸和甘草次酸能抑制胃酸分泌,同时刺激胃黏膜产生更多保护性黏液。这类成分通过调节前列腺素合成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对轻度胃酸过多引起的烧心、反酸症状有缓解效果。传统用法常将甘草与其他药材配伍,如与乌贼骨、瓦楞子同用可增强中和胃酸作用。短期使用甘草制剂如复方甘草片对饮食不当或情绪紧张导致的偶发性胃部不适较为安全。
长期过量服用甘草可能导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表现为血压升高、水肿和低血钾。连续使用含甘草制剂不宜超过4周,高血压患者及孕妇应慎用。胃酸过多合并胃溃疡时,单独使用甘草可能掩盖病情,需配合奥美拉唑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抑酸剂。部分人群可能出现醛固酮样副作用,表现为头痛和四肢无力,此时应立即停用。
日常出现胃酸过多可尝试少量甘草泡水饮用,但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伴有呕血黑便需及时消化科就诊。调整饮食习惯如避免高脂辛辣食物、规律进食比单纯依赖甘草更重要。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将甘草作为辅助手段,不可替代质子泵抑制剂等一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