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1次阅读
小学生高度近视可通过佩戴矫正眼镜、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增加户外活动等方式治疗。高度近视通常由遗传因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不足、眼轴异常增长等原因引起。
1、佩戴矫正眼镜框架眼镜是最基础的光学矫正方式,需通过医学验光配镜。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视力,及时调整镜片度数。
2、角膜塑形镜夜间佩戴的特殊硬性隐形眼镜,通过暂时改变角膜曲率延缓近视发展。需在专业眼科医生指导下验配,可能存在角膜感染风险。
3、低浓度阿托品0.01%阿托品滴眼液可抑制眼轴增长,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可能与瞳孔散大、畏光等副作用有关,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眼压。
4、增加户外活动每日保证2小时以上户外阳光暴露,自然光刺激有助于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轴过度增长。建议家长督促孩子课间远眺,减少连续用眼时间。
高度近视患儿应每3-6个月进行散瞳验光,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视网膜脱落,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叶黄素的深色蔬菜水果。
小儿泪腺堵塞一般3-6个月可能自愈,实际恢复时间受到堵塞程度、继发感染、先天发育异常、护理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堵塞程度轻度膜性阻塞自愈概率较高,完全性鼻泪管闭锁通常需医疗干预。家长可每日用温热毛巾敷眼睑促进分泌物排出。
2、继发感染合并细菌感染时会延长病程,表现为眼睑红肿、黄色分泌物增多。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抗感染治疗。
3、先天异常合并泪道骨性狭窄或Hasner瓣未破裂者自愈困难。若6月龄未改善,建议家长带孩子进行泪道探通术等治疗。
4、护理方式正确按摩内眦部有助于疏通泪道,家长需洗净双手后用指腹从泪囊向鼻侧滑动按压,每日重复多次。
哺乳期母亲应避免辛辣饮食,保持婴儿眼部清洁,若12月龄仍未自愈或反复感染需及时眼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