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双手出汗多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9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双手出汗多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秀杉
陈秀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双手出汗多可能由遗传因素、情绪紧张、甲状腺功能亢进、多汗症、糖尿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节情绪、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

原发性多汗症通常与遗传有关,患者从小可能出现手掌、足底等部位异常出汗。这类情况可通过外用氯化铝溶液抑制汗腺分泌,严重时需考虑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日常建议穿透气衣物,避免辛辣食物刺激。

2、情绪紧张

焦虑、压力等心理因素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手掌汗腺过度分泌。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多汗,可通过深呼吸训练、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平时可随身携带吸汗手帕,避免反复擦拭刺激皮肤。

3、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患者新陈代谢加快可能伴随手汗增多,常伴有心悸、消瘦等症状。需通过甲巯咪唑片等抗甲状腺药物控制激素水平,配合普萘洛尔片缓解心悸。建议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限制碘盐摄入。

4、多汗症

局部多汗症患者汗腺功能亢进,在常温下也会大量出汗。可尝试格隆溴铵片等抗胆碱能药物,或采用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治疗。保持手部清洁干燥,必要时使用离子渗透疗法辅助改善。

5、糖尿病

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手汗增多的常见原因,多伴随四肢麻木等症状。需通过盐酸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日常需定期监测血糖,避免高糖饮食诱发病情波动。

建议记录手汗发作频率与诱因,避免穿戴尼龙手套等不透气物品。若伴随体重骤减、心慌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甲亢或糖尿病。饮食宜清淡,减少咖啡因摄入,可尝试用绿茶浸泡双手收敛汗腺。夏季可使用含鞣酸的止汗护手霜,但避免过度使用堵塞毛孔。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关于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方法

输尿管结石可通过增加饮水量、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方式治疗。输尿管结石通常由尿量减少、代谢异常、尿路感染、尿路梗阻、遗传等因素引起。

1、增加饮水量

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3000毫升有助于稀释尿液并促进小结石排出。适合结石直径小于5毫米且无严重梗阻的患者,可配合适量跳跃运动加速结石移动。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可能增加结石风险的饮品,建议选择白开水或柠檬水。

2、药物排石

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可碱化尿液溶解尿酸结石,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能松弛输尿管平滑肌促进排石,双氯芬酸钠栓可缓解结石引发的肾绞痛。药物治疗适用于结石直径小于10毫米且肾功能正常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定期复查。

3、体外冲击波碎石

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将结石粉碎成细小颗粒随尿液排出,适用于输尿管上段直径10-20毫米的结石。治疗前需完善泌尿系CT评估结石位置与硬度,术后可能出现血尿、肾周血肿等并发症,需配合药物辅助排石。

4、输尿管镜取石术

经尿道置入输尿管镜直达结石部位,采用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后取出,适合输尿管中下段嵌顿性结石。该术式创伤小且恢复快,但可能存在输尿管穿孔、狭窄等风险,术后需留置双J管2-4周防止输尿管粘连。

5、经皮肾镜取石

在腰部建立通道直达肾脏,配合肾镜粉碎并取出较大结石,主要处理输尿管上段合并肾结石或直径超过20毫米的复杂结石。术前需评估凝血功能,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输尿管结石患者日常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限制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摄入,适当增加柑橘类水果补充枸橼酸盐。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跳绳等,避免久坐不动。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复发情况,出现剧烈腰痛、血尿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期更换输尿管支架管,预防尿路感染。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