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输尿管损伤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几种。输尿管损伤的处理方式需根据损伤程度、部位及并发症情况综合选择。
适用于轻度挫伤或微小裂伤,无明显尿外渗或感染。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留置导尿管引流尿液,减轻输尿管压力。同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预防感染,配合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片控制出血。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体温、尿量及腹部体征,若出现发热或腹痛加重需及时调整方案。
针对部分性断裂或狭窄病例,可采用输尿管镜下行双J管置入术。通过尿道逆行置入支架管跨越损伤部位,维持输尿管通畅6-8周。对于结石嵌顿导致的继发性损伤,可同期行钬激光碎石术。术后需定期复查腹部平片观察支架管位置,避免移位或堵塞。
完全断裂或合并严重尿外渗时需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切除损伤段后行无张力缝合。近膀胱段损伤可选择输尿管膀胱再植术,采用抗反流技术植入新开口。术中需放置输尿管支架管并引流腹膜后间隙,术后可能出现吻合口狭窄或尿瘘等并发症。
适用于中上段输尿管损伤的微创修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通过腹腔镜视野清晰分离损伤部位,行输尿管成形术或肠代输尿管术。需注意保护输尿管血供,避免术后缺血性狭窄。术后2-3天可拔除引流管,4周后经膀胱镜取出双J管。
对于复杂损伤合并感染或肾功能不全者,可先行经皮肾造瘘术引流尿液,待感染控制后再二期修复。严重缺血性损伤导致长段缺损时,可能需行自体肾移植或回肠代输尿管术。这类患者术后需长期随访肾功能及输尿管通畅情况。
输尿管损伤后应限制剧烈运动,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以稀释尿液。恢复期避免憋尿及压迫腹部,3个月内禁止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超声或CT尿路成像,观察输尿管愈合情况。若出现腰痛、血尿或发热需立即复诊,防止输尿管狭窄导致肾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