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小孩一直发烧不退可能与感染性因素、免疫反应异常、脱水或中暑、川崎病等原因有关,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治疗、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
1、感染性因素病毒或细菌感染是儿童持续发热最常见原因,如流感、肺炎链球菌感染等,常伴随咳嗽或精神萎靡。建议家长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检查,医生可能开具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
2、免疫反应异常疫苗接种后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异常,通常伴有皮疹或关节肿痛。家长需记录发热规律并保持孩子衣着宽松,必要时医生会使用泼尼松龙片、萘普生栓剂、免疫球蛋白等药物。
3、脱水或中暑高温环境下体液丢失过多会引发中枢性发热,表现为皮肤干燥且尿量减少。家长应立即将孩子移至阴凉处,用温水擦拭腋窝等部位,并按医嘱补充口服补液盐Ⅲ、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等。
4、川崎病该血管炎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特征为持续高热伴草莓舌和淋巴结肿大。需住院接受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配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双嘧达莫片等药物预防冠状动脉病变。
持续发热超过72小时或体温超过40摄氏度时,家长须立即带孩子到儿科急诊就诊,期间避免包裹过厚衣物,可适量补充米汤、稀释果汁等流质食物。
新生儿手足口病的症状主要包括早期口腔疱疹、手足部皮疹、发热、食欲减退,严重时可出现神经系统或心肺功能异常。
1、口腔疱疹口腔黏膜出现米粒大小水疱或溃疡,多分布于舌、颊黏膜及硬腭,可能影响吮吸进食。
2、手足皮疹手掌、足底及臀部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疱疹,疹子周围有炎性红晕,通常不痒不痛。
3、发热反应多数患儿伴随38℃左右中低热,持续1-2天,部分可能出现39℃以上高热。
4、系统症状重症患儿可能出现惊厥、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表现,提示病毒侵犯神经系统或心肺功能。
家长发现新生儿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注意隔离消毒,保持皮肤清洁,喂养时选择温凉流质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