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气血两虚气滞血瘀吃什么中成药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气血两虚气滞血瘀吃什么中成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秀杉
陈秀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气血两虚气滞血瘀可以遵医嘱服用八珍颗粒、逍遥丸、血府逐瘀胶囊、复方丹参片等中成药。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辨证指导下选择合适药物,避免自行用药。

一、八珍颗粒

由四君子汤合四物汤组成,适用于气血两虚证,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悸。可改善因脾胃虚弱导致的气血生化不足。

二、逍遥丸

含柴胡、当归等成分,主治肝郁气滞兼血虚证,常见胸胁胀痛、月经不调。能疏肝解郁同时调和营血。

三、血府逐瘀胶囊

以桃仁、红花为主药,针对气滞血瘀引起的头痛胸痛、舌质紫暗。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功效。

四、复方丹参片

含丹参、三七等活血药材,适用于瘀血阻滞型胸闷刺痛。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障碍。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配合适度运动如太极拳有助于气血运行。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复诊调整用药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太阳穴温度比额头温度高是发烧吗

太阳穴温度比额头温度高不一定是发烧,体温异常可能由测量误差、局部血液循环差异、轻微感染或发热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 测量误差

不同部位测温存在生理差异,额头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建议使用同一部位重复测量确认。

2. 局部循环差异

太阳穴血管丰富且皮下脂肪薄,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该区域温度可能暂时性升高。

3. 轻微感染

局部毛囊炎或颞动脉炎可能导致太阳穴区域温度升高,通常伴随红肿压痛等症状。

4. 发热性疾病

流行性感冒等感染性疾病可引起全身发热,可能与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有关,需结合其他症状判断。

建议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腋温或口温,若超过37.3℃并伴随头痛乏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性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