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1次阅读
吃完饭不消化堵着难受可通过散步按摩、调整饮食、服用助消化药物、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胃胀不适通常由进食过快、饮食过量、胃肠功能紊乱、胃炎等原因引起。
1、散步按摩:饭后半小时适当散步或顺时针按摩腹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胀满感。避免立即躺卧或剧烈运动。
2、调整饮食: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选择山楂、酸奶等易消化食物。进食时细嚼慢咽,每餐七分饱,避免暴饮暴食。
3、助消化药物:可遵医嘱使用多酶片、胰酶肠溶胶囊、复方消化酶胶囊等药物。此类药物可能与胃酸分泌不足、胰腺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常伴随嗳气、食欲不振等症状。
4、就医检查:若长期反复出现餐后腹胀,需排查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等疾病。胃镜检查可明确病因,必要时进行抑酸或促动力治疗。
日常避免穿紧身衣物压迫腹部,餐后2小时内不宜平卧。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呕吐、消瘦时需及时就诊。
宝宝黄疸可通过多晒太阳、增加喂养次数、蓝光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黄疸通常由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新生儿肝炎、胆道闭锁等原因引起。
1、多晒太阳生理性黄疸可通过阳光照射帮助退黄,建议家长每天选择早晚阳光温和时段,让宝宝裸露背部晒太阳10-15分钟,注意避免阳光直射眼睛。
2、增加喂养母乳性黄疸需增加喂养频率,家长需保证每日8-12次哺乳,促进胆红素通过排便排出,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
3、蓝光治疗病理性黄疸可能与新生儿溶血病、感染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皮肤黄染迅速加重,需住院进行蓝光照射治疗,常用设备包括单面蓝光箱、双面蓝光治疗仪。
4、药物治疗严重黄疸可能与胆道闭锁等疾病有关,表现为陶土色大便,需遵医嘱使用苯巴比妥片、茵栀黄口服液、白蛋白注射液等药物,必要时需进行葛西手术。
家长需每日观察黄疸变化情况,记录宝宝精神状态与吃奶量,若发现手脚心发黄或拒奶嗜睡,应立即就医检查胆红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