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脑萎缩老人不吃饭怎么办

| 1人回答 | 32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脑萎缩老人不吃饭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廖张元
廖张元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主任医师

脑萎缩老人不吃饭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善进食环境、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方式干预。该现象通常由认知功能障碍、吞咽困难、抑郁情绪、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 调整饮食结构

将食物处理为糊状或小块,增加高蛋白流食如鸡蛋羹、牛奶,减少干硬食物。认知障碍患者可能因无法辨识食物而拒食,需用鲜艳餐具吸引注意力。

2. 改善进食环境

保持就餐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噪音干扰。抑郁患者需家属陪伴进食,采用分餐制减少压力,餐前可进行简单口腔运动训练。

3. 药物治疗

吞咽困难者可遵医嘱使用多巴丝肼改善肌张力,抑郁患者需服用舍曲林等抗抑郁药,胃肠动力不足时可用多潘立酮。所有药物均需神经内科评估后使用。

4. 营养支持

严重营养不良时需鼻饲营养液或静脉补充白蛋白,日常可添加全营养配方粉。定期监测体重及血清前白蛋白指标,预防呛咳性肺炎。

建议记录每日进食量,定期复查头颅MRI评估病情进展,必要时寻求临床营养科与康复科联合诊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脑梗死后遗症有哪些症状

脑梗死后遗症的症状主要有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异常、语言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等。脑梗死后的症状表现与梗死部位及面积密切相关,多数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1、运动功能障碍

表现为偏瘫或单侧肢体无力,可能与运动皮层或锥体束受损有关。可通过康复训练改善肌力,必要时使用巴氯芬、替扎尼定、丹曲林等药物缓解肌张力增高。

2、感觉异常

常见肢体麻木、刺痛等感觉障碍,与感觉传导通路受损相关。甲钴胺、维生素B1、加巴喷丁等药物可帮助神经修复,配合感觉再训练有助于功能恢复。

3、语言障碍

包括失语症和构音障碍,多因左侧大脑半球语言中枢受损导致。言语治疗是关键干预手段,尼莫地平、胞磷胆碱、吡拉西坦等药物可能改善脑循环。

4、认知功能下降

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执行功能受损等,与额叶、海马等区域缺血有关。多奈哌齐、卡巴拉汀、美金刚等胆碱酯酶抑制剂可用于改善认知症状。

脑梗死后需坚持规范康复治疗,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定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与认知训练。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