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血液科

新生儿出血症会伴随着哪些并发症?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出血症会伴随着哪些并发症?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夏长军
夏长军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主任医师
出血症是指由于凝血系统出现障碍而发生的出血现象,如;由于凝血因子的不足或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癜,维生素C缺乏所致坏血病等。它的原因是维生素K贮量少,孕母的维生素K只有10%可通过胎盘到达胎儿,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是牛奶的1/4,因此母乳喂养儿容易发生。新生儿出血症常见症状:瘀斑、颅内出血、呕血、腹腔出血、胃肠道出血等。这种情况如果出现了出血当然很有可能会引起休克,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出血。如果出血比较严重,可以导致休克,导致贫血。并发病症常为颅内出血、肺出血、出血性贫血或后遗脑积水。严重颅内出血常遗留各种后遗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溶血病能治好吗

新生儿溶血病多数情况下是能够治疗的,通过早期干预和规范治疗,绝大部分患儿能够得到有效救治,常用的方法包括光照疗法、换血疗法以及药物治疗等。 1、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 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包括ABO血型不合和Rh血型不合。母体免疫系统将胎儿的红细胞识别为“外来成分”,通过产生抗体攻击胎儿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形成溶血反应。其他因素如胎儿血液感染、早产或遗传性溶血性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症状。 2、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方法 光照疗法:适用于大多数轻中度溶血患儿,通过蓝光照射分解血液中的胆红素,降低皮肤黄疸,有助于保护大脑免受胆红素毒性影响。 换血疗法:用于重症溶血病的治疗,特别是血清胆红素水平迅速升高、光照疗法无法控制时。通过换血可急速清除体内的胆红素和抗体,恢复血液正常成分。 药物治疗:常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以减少婴儿体内抗体的破坏作用,提升治疗效果。同时,补充叶酸可加快新生红细胞生成,辅助恢复。 3、家庭护理与预防措施 母乳喂养:提倡哺乳,因母乳含有促进胆红素代谢的成分,配合医生监控有助患儿康复。 定期检查:定期测量新生儿的黄疸指数,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 产前筛查和预防:对于有溶血病高风险的孕妇,建议在孕期接受血型检测和抗体筛查;若为Rh阴性孕妇,可在孕期28周和分娩后72小时内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以预防胎儿溶血风险。 新生儿溶血病是一种可以通过现代医学技术有效控制的疾病。家长应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同时重视孕期检查和防护,从源头上降低发病风险,为婴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