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新旧脑梗在磁共振成像上的区分主要依据病灶的信号特征、弥散加权成像表现以及临床表现。急性脑梗在DWI上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亚急性期T2WI和FLAIR高信号持续,DWI信号可能减弱;慢性期表现为软化灶伴周围胶质增生。
急性脑梗发病24小时内,弥散加权成像可显示细胞毒性水肿导致的水分子弥散受限,呈现明显高信号,对应ADC值降低。病灶区域T1WI呈稍低信号,T2WI和FLAIR序列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能出现脑膜强化。此时患者多伴有突发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偏瘫、言语障碍等。亚急性期通常为发病后1-4周,DWI信号强度逐渐降低,ADC值开始回升,但T2WI高信号持续存在,病灶周围可见血管源性水肿。慢性期超过4周的梗死灶在T1WI上呈明显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脑组织发生萎缩形成软化灶,FLAIR序列可见周围环绕的胶质增生带,此时DWI信号完全恢复正常。
对于多发性脑梗死的鉴别,需结合各病灶的信号特点判断分期。新发梗死灶在DWI序列的高信号具有特异性,而陈旧性梗死灶在DWI无异常信号。同时需要注意特殊类型脑梗死的表现,如分水岭梗死多位于大脑前中动脉或中后动脉交界区,腔隙性梗死常见于基底节区。在临床实践中还需排除其他可能混淆的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脑肿瘤等,这些疾病在MRI上各有特征性表现。
脑梗死的准确分期对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建议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及时进行MRI检查,由神经科医生结合影像学特征与临床表现综合判断。日常生活中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定期进行脑血管健康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