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甲减发病人群偏于老年人是真的吗

|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问题描述:
甲减发病人群偏于老年人是真的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朱振国
朱振国 鹤岗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更容易患上甲减的人群确实是老年人群。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人群的身体各个器官也都在退化的阶段,加上生活各方面的原因,就很容易导致甲减的产生。另外,也有以下几类人群也很容易出现甲减的情况:1.过度节食者。过度的节食会导致热量摄入不足,所以很容易引起代谢混乱,降低甲状腺功能,长此以往甲状腺功能在异常范围内,就会诱发甲减的发生。2.甲状腺疾病患者。自身患有甲状腺的人群或是做过甲状腺手术的人群,因为已经切除了一部分甲状腺,自然会对甲状腺分泌产生一定影响,也就很容易导致甲减的产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一型糖尿病的并发症常见的有哪些

一型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主要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一型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绝对缺乏的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多系统损害。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型糖尿病最危急的急性并发症,由于胰岛素严重不足导致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深快、腹痛、意识模糊等症状。治疗需立即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并纠正电解质紊乱。预防关键在于规律监测血糖,避免擅自停用胰岛素。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长期高血糖可损伤视网膜微血管,早期表现为微血管瘤、出血点,后期可能出现视网膜脱离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患者需每年进行眼底检查,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治疗方式有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切除术等,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

3、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慢性高血糖导致的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后期可能出现大量蛋白尿和肾功能衰竭。治疗需控制血糖血压,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钾片保护肾功能,终末期需透析或肾移植。

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高血糖可损害周围神经髓鞘,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麻木、刺痛、感觉减退,严重者可能出现足部溃疡。治疗包括血糖控制、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普瑞巴林胶囊缓解疼痛。日常需注意足部护理,避免外伤感染。

5、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为足部溃疡、感染甚至坏疽。治疗需清创换药、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控制感染,严重缺血需血管重建,坏疽可能需截肢。预防关键在于每日检查足部、保持皮肤清洁、穿合适鞋袜。

一型糖尿病患者需终身规范使用胰岛素,每日监测血糖,保持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包括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神经功能评估等。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显著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