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逸搏心律是指心脏在主导节律点(如窦房结)功能异常时,由次级起搏点(如房室交界区或心室)被动发出冲动维持的心律,属于心脏自我保护机制。
1. 生理性逸搏
当窦房结发放冲动过缓或传导阻滞时,房室交界区可发出40-60次/分钟的逸搏心律维持心排血量,常见于运动员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睡眠状态等生理情况。此类心律通常无须治疗,消除诱因后多可自行恢复。
2.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窦房结功能严重减退时,房室交界区或心室代偿形成逸搏心律,可能伴随头晕、黑矇等症状。需通过动态心电图评估,必要时植入心脏起搏器。发病与心肌纤维化、退行性变等因素相关。
3. 房室传导阻滞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心室自主发出20-40次/分钟的室性逸搏心律,患者可能出现阿斯综合征。需紧急使用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或临时起搏,永久性阻滞需植入起搏器。常见病因包括心肌炎、心肌梗死等。
4. 药物影响
洋地黄类药物中毒、β受体阻滞剂过量可抑制窦房结功能,诱发交界性逸搏心律。需立即停用相关药物,静脉注射地高辛抗体片段注射液等解毒剂,同时监测血药浓度调整治疗方案。
5. 电解质紊乱
严重高钾血症可导致窦性停搏,出现缓慢的室性逸搏心律。需紧急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拮抗心肌毒性,联合胰岛素葡萄糖溶液促进钾离子内移,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发现逸搏心律应完善心电图、电解质、心肌酶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遵医嘱定期复查。若出现晕厥、胸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服用调节心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