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血液科看什么病?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血液科看什么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范芸
范芸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血液科主要诊治贫血、白血病、淋巴瘤、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疾病可能由造血功能异常、遗传因素、感染或免疫紊乱等引起,典型表现包括面色苍白、异常出血、反复感染或淋巴结肿大。

1、贫血

贫血是指外周血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可能与铁元素摄入不足、慢性失血或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有关。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表现为乏力、头晕,严重者可能出现心悸。地中海贫血属于遗传性贫血,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分散片、琥珀酸亚铁片等补铁药物,维生素B12缺乏者需补充甲钴胺片。

2、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患者可能出现发热、骨关节疼痛、皮肤瘀斑等症状,外周血检查可见原始细胞异常增高。染色体易位如Ph染色体与慢性髓系白血病发病相关。治疗需根据分型选择注射用阿糖胞苷、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等靶向药物,部分患者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3、淋巴瘤

淋巴瘤是淋巴细胞恶性增殖形成的肿瘤,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主要类型。常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盗汗、体重下降,部分患者伴有皮肤瘙痒。EB病毒感染可能与发病相关。病理活检是确诊依据,治疗可选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环磷酰胺片等化疗药物,结合放疗控制病情进展。

4、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⁹/L时称为血小板减少症,可能由免疫性破坏、脾功能亢进或药物副作用导致。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紫癜、鼻出血或牙龈渗血,严重者可发生内脏出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需排除其他继发因素。治疗可选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必要时需输注血小板。

5、血友病

血友病是凝血因子Ⅷ或Ⅸ缺乏导致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多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表现为关节腔反复出血、肌肉血肿或术后出血不止,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基因检测可明确分型,治疗需定期输注凝血因子Ⅷ浓缩剂、重组人凝血因子Ⅸ等替代制剂,避免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血小板药物。

血液系统疾病早期症状常不典型,若出现不明原因贫血、异常出血倾向或持续低热,建议及时至血液科就诊。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缺铁性贫血患者可适量增加动物肝脏、红肉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化疗期间患者应注意口腔清洁,避免生冷食物。血友病患者需防止外伤,进行拔牙等有创操作前应提前补充凝血因子。定期复查血常规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胸闷气短心慌能吃甜食吗?

胸闷气短心慌患者一般不建议吃甜食,可能加重症状。胸闷气短心慌可能与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或代谢异常有关,甜食可能通过影响血糖、加重炎症反应等机制诱发不适。

甜食中的高糖分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可能引发反应性低血糖,出现心悸、出汗等症状。高糖饮食还可能促进体内炎症反应,加重心血管负担。对于存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甜食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表现为胸闷、气短加重。

部分功能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对血糖波动较敏感,摄入甜食后可能出现短暂性心慌。糖尿病患者若合并自主神经病变,高糖饮食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甜食中的反式脂肪酸可能影响血管内皮功能,间接加重缺氧症状。

建议胸闷气短心慌患者保持低糖饮食,选择升糖指数较低的全谷物、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若症状反复出现或加重,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注意监测血压、血糖,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症状。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