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

糖尿病人低血糖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29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人低血糖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人低血糖是由于血糖水平过低引起的一种急性代谢紊乱,与药物使用不当、饮食摄入不足、运动过量等内外部因素有关。处理低血糖需迅速补充糖分,同时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饮食和生活习惯,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1、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的低血糖
糖尿病治疗常用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格列吡嗪,会显著降低血糖水平。如果患者服药时间不当、剂量过大,或者由于肝肾功能异常导致药物代谢减慢,血糖可能降至过低。为避免这一问题,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用药,避免擅自调整剂量,尤其是老年患者或伴随其他慢性病者需格外注意。
2、饮食摄入不足引起的低血糖
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或进食时间延迟,都可能导致低血糖。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但过度削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则会引发问题。合理的饮食规划是关键:定时定量进餐,每餐确保有适量的主食如全麦面包、糙米和蛋白质摄入。可随身携带一些低血糖应急食品如葡萄糖片或浓缩糖水,以备不时之需。
3、运动过量导致能量消耗过度
高强度或长时间的运动可能会消耗体内过多的葡萄糖储备,从而引发低血糖。这种情况常见于体力劳动者或追求快速减重的患者。在运动前,可适量补充一些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运动过程中需关注身体是否出现头晕、心慌等低血糖预兆;适度运动后,建议立即进食水果、牛奶等快速补充体能的食物。
4、其他可能诱因
糖尿病引起的低血糖还可能与精神紧张、感染、使用其他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酒精摄入有关。尤其空腹饮酒容易抑制肝脏糖原分解,加重低血糖风险。糖尿病患者应避免空腹饮酒,并注意与医生沟通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风险。
糖尿病患者日常需保持血糖监测和护糖意识。低血糖急性发作时,可通过快速摄入碳水化合物如糖水、果汁、小零食缓解症状;随后应尽快就医查明具体诱因并调整方案。同时,学习辨别低血糖早期预兆如出汗、心慌、乏力,并随时应急处理。健康管理的关键在于科学控制血糖、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坚持定期随访。
糖尿病是长期管理的疾病,而低血糖是其危险并发症之一。增强生活中的血糖平衡意识,加强配合是每位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坚持的功课。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吃什么中药治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中药治疗辅助血糖控制,但需要结合医生指导,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剂和药物。常用的中药包括山药、黄芪和人参,它们有助于调节血糖,同时改善胰岛功能和全身代谢。 1适合糖尿病的中药选择 山药:山药在中药中被认为具有益气养阴的作用,同时可以健脾、补肾。糖尿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脾胃虚弱、元气不足的症状,山药能够辅助调节胃肠功能,并有助于平稳血糖水平。可选择生山药煮粥食用,或是选用山药成分的中成药。 黄芪:黄芪以其增强免疫、益气固表而闻名。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芪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能改善糖代谢,缓解高血糖带来的负面作用,同时保护血管健康。常见用法包括煎煮黄芪水饮服,或服用黄芪类中药配方。 人参:人参具有大补元气、补肺健脾的作用,适用于气虚型糖尿病患者。人参中的活性成分如人参皂苷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同时降低血糖,还能缓解糖尿病引发的疲劳和虚弱问题。但使用时需注意用量,不宜过多,以免引发交感神经兴奋。 2注意配方与个体化治疗 对于糖尿病患者,中药的具体使用需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调整药物组合和用量。常见的中药配方有: 玉泉散:适用于口渴明显、气阴两虚的糖尿病患者。主要成分包括天花粉、黄芪、葛根等,有生津止渴的作用。 二至丸:主要用于肝肾不足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补肾滋阴,缓解糖尿病引起的身体消耗问题。主要成分为女贞子、旱莲草。 生脉饮:适合气阴两亏、心悸多汗的患者,能补气养阴,改善糖尿病引起的心脏和微循环问题。成分包括麦冬、人参、五味子。 中药搭配需在医生评估后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避免盲目使用。 3饮食与生活方式调节 除了中药治疗,糖尿病患者还需采取结合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的综合治疗方式。 饮食建议: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多食用粗粮、绿叶蔬菜,控制总热量摄入,定时定量进食。 运动方式: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低强度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帮助稳定血糖。 随访监控:定期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其他代谢指标,记录治疗效果,同时定期复诊调整方案。 糖尿病的治疗是长期过程,中药可作为辅助手段,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并结合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全面改善病情。坚持科学治疗、监测血糖变化是关键,切忌盲目用药,以免出现副作用或加重病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