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尿液非鳞状上皮细胞偏高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尿路感染、肾病综合征、膀胱癌等原因引起,需结合临床症状进一步检查。
1、生理性因素剧烈运动或饮水过少可能导致尿液浓缩,检查前未清洁会阴部也可能造成污染。无须特殊治疗,建议复查前保持正常饮水量并规范留取中段尿。
2、尿路感染可能与细菌逆行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灼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药物。
3、肾病综合征可能与免疫异常、糖尿病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水肿、泡沫尿等症状。需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常用药物包括缬沙坦胶囊、呋塞米片、醋酸泼尼松片等。
4、膀胱癌长期接触化工原料或吸烟可能诱发膀胱黏膜异常增生,典型症状为无痛性血尿。需通过膀胱镜活检确诊,治疗方式包括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灌注化疗等。
日常应注意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憋尿,发现尿液颜色异常或排尿不适建议及时就诊泌尿外科。
尿路感染通常需要检查尿常规、尿培养、泌尿系统超声和血常规等项目,严重时可能需进行CT或膀胱镜检查。
1、尿常规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亚硝酸盐等指标,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
2、尿培养明确致病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为抗生素选择提供依据,通常需采集清洁中段尿标本。
3、泌尿系统超声排查是否存在泌尿系结石、畸形或梗阻等易感因素,尤其适用于反复感染者。
4、血常规评估全身炎症反应程度,严重感染时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检查前建议多饮水但避免排尿,女性应避开月经期,部分项目需空腹进行,具体遵医嘱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