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 1人回答 | 8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观察与护理需重点关注症状监测、用药管理、生活方式调整、心理支持、并发症预防等方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疾病,严重时可引发心肌梗死。

1、症状监测

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胸痛、胸闷、心悸等典型心绞痛症状,注意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缓解方式。若出现持续不缓解的胸痛、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症状,需警惕急性心肌梗死可能。日常记录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

2、用药管理

遵医嘱规范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以及硝酸甘油片等缓解心绞痛药物。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阿司匹林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切勿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3、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低盐低脂饮食,控制每日钠盐摄入,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戒烟限酒,避免被动吸烟。根据医生指导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4、心理支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家属应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帮助病人建立积极治疗信心。可通过倾听、陪伴等方式缓解病人心理压力,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

5、并发症预防

预防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定期监测血糖、血脂等指标。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诱发心绞痛。外出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片,并告知家属药物使用方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需长期综合管理,定期复诊评估病情变化。家属应学习基本急救知识,掌握心肺复苏技能。保持居住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噪音和强光刺激。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调整衣物,预防呼吸道感染。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症状变化、用药情况及检查结果,便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acei类降压药特点

ACEI类降压药的特点包括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少醛固酮分泌、保护肾脏功能、改善心血管重构。 1、抑制酶活性:ACEI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常用药物如卡托普利片,每日剂量25-50mg,分2-3次口服。 2、降低阻力:这类药物能够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动力学,减轻心脏负担。贝那普利片每日剂量10-20mg,可单次或分次服用。 3、减少分泌:ACEI类药物可抑制醛固酮的分泌,减少钠水潴留,有助于控制血压。雷米普利片每日剂量2.5-10mg,通常早晨服用。 4、保护肾脏:此类药物能够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压,延缓肾功能损害。福辛普利片每日剂量10-20mg,可随餐服用。 5、改善重构:ACEI类药物可抑制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改善心血管重构,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培哚普利片每日剂量4-8mg,建议早晨服用。 合理使用ACEI类降压药的同时,建议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g以下;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