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什么时候可以脱机

| 1人回答 | 4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什么时候可以脱机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沈华
沈华 江苏省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能否脱机需依据病情稳定性、氧合能力及呼吸自主性等综合评估。确保氧合指数达标、能进行自主呼吸且未出现明显疲劳后,才考虑脱机。
1、氧合能力评估
ARDS患者最重要的监测指标是氧合能力,通常通过动脉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的比值PaO2/FiO2,氧合指数评估。当氧合指数达到150-200以上,且患者在较低吸氧浓度FiO2≤40%及较低呼吸机支持压力如PEEP≤5-8、cmH2O下仍能维持正常氧合,表明患者的肺功能恢复较好,脱机的可能性较大。
2、呼吸自主性的恢复
脱机的一个核心指标是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是否充足。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呼吸肌是否疲劳很重要。如果呼吸频率正常通常12-20次/分钟、潮气量稳定,且呼吸辅助肌肉如胸锁乳突肌等没有明显参与呼吸动作,说明患者逐渐具备脱机条件。
3、全身状况的综合影响
ARDS患者的全身性炎症、器官功能状况及原发病是否控制,也是脱机前需要评估的重要环节。例如感染性ARDS需要感染控制后才能脱机;其他器官如心脏和脑部功能是否稳定,也需同步检视。适当提高营养支持、改善全身代谢状态有利于加速恢复。
4、脱机策略和技巧
脱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逐步降低呼吸机支持的“床旁撤机试验”来实现。这包括压力支持通气的逐渐减少,同时采用T管或低支持模式测试患者的独立呼吸能力。撤机过程中严密监控患者氧合、二氧化碳水平及疲劳迹象,以防止呼吸衰竭的再次发生。
ARDS患者脱机需要严密监控病情进展和身体状态,切勿过早或过晚脱机,以避免并发症或病情反复。如果患者的自主呼吸和全身功能已经恢复良好,可在医疗团队指导下尝试脱机,降低对辅助通气的依赖。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纤维素性肺炎怎么治疗

纤维素性肺炎可通过抗炎治疗、免疫调节、对症支持等方式治疗。纤维素性肺炎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1、抗炎治疗: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纤维素性肺炎的首选药物,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片5-10mg/次,每日1次和甲泼尼龙片4-8mg/次,每日1次。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次,每日2次也可用于缓解炎症。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静脉注射激素治疗。 2、免疫调节: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50mg/次,每日1次和硫唑嘌呤片50mg/次,每日1次可用于调节免疫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纤维素性肺炎,免疫球蛋白注射也是一种选择。 3、对症支持:氧气疗法是改善呼吸困难的重要手段,根据病情选择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对于咳嗽症状,可使用镇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片15mg/次,每日3次。胸痛患者可使用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次,每日3次。 4、预防感染:由于感染可能诱发或加重纤维素性肺炎,预防感染至关重要。建议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避免接触感染源。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长期管理:纤维素性肺炎患者需要长期随访,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和影像学评估。生活方式调整包括戒烟、避免空气污染、保持适度运动等。饮食上建议增加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蓝莓、菠菜等,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 纤维素性肺炎患者应注重饮食均衡,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可改善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烟雾和化学刺激物,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