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胆囊结石13毫米严重吗?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胆囊结石13毫米严重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竺平
竺平 江苏省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胆囊结石肝胆外科比较常见的疾病,多伴有胆囊炎,是可以引起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恶心呕吐,右肩背部放射痛等不同的症状,少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胆囊结石,如果反复发作的话,可以引起胰腺炎,甚至引起胆囊癌的,所以一旦明确的话,建议你还是考虑行胆囊切除术,药物治疗是没有效果的。平时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胃窦部粘膜充血水肿,见散在点状糜烂

胃窦部粘膜充血水肿伴散在点状糜烂通常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或糜烂性胃炎,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胆汁反流等因素有关。建议完善幽门螺杆菌检测,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遵医嘱使用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等治疗。

1.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胃窦炎症的常见原因,细菌定植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充血水肿和糜烂。典型症状包括上腹隐痛、餐后饱胀。确诊需通过碳13/14呼气试验或胃镜活检。根除治疗需采用四联疗法,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家长需注意儿童感染者餐具隔离,避免家庭内传播。

2. 非甾体抗炎药使用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削弱胃黏膜防御功能。患者可能出现黑便、反酸等症状。治疗需停用损伤药物,改用塞来昔布胶囊等COX-2抑制剂,配合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黏膜。日常应避免空腹服药,与食物同服可减轻刺激。

3. 胆汁反流

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胃窦可导致化学性胃炎,表现为黏膜充血和点状糜烂。常见于胃术后或幽门功能障碍者,症状含口苦、夜间腹痛。治疗选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改善胆汁代谢,联合多潘立酮片促进胃排空。睡眠时抬高床头、避免高脂饮食有助于减少反流。

4. 应激因素

严重创伤、大手术等应激状态可引起胃黏膜缺血,导致急性糜烂。特征为突发呕血或便血。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可降低出血风险,恢复期需配合康复新液促进黏膜修复。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诱发胃黏膜损伤。

5. 自身免疫因素

少数自身免疫性胃炎可累及胃窦,伴随壁细胞抗体阳性。患者可能出现贫血、舌炎等维生素B12吸收障碍表现。治疗需肌注维生素B12注射液,联合叶酸片纠正贫血,硫糖铝混悬凝胶可辅助保护黏膜。需定期监测胃镜评估黏膜变化。

胃窦黏膜病变患者应建立规律饮食习惯,每日5-6餐少量进食,选择小米粥、蒸蛋等低纤维软食,避免腌制、酒精等刺激性食物。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控制油温不超过180℃。可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和锌硒咀嚼片促进黏膜修复,但须与抑酸药间隔2小时服用。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胃镜监测病情进展,出现呕血、体重下降等预警症状需及时就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