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新生儿 >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的两病筛查是什么

|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的两病筛查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杜永杰
杜永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的两病筛查是特指对新生儿进行的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早期筛查。目的是在宝宝出现临床症状前,通过新生儿筛查技术进行生化检测以尽早发现、确诊和治疗,以防止严重的智力障碍和身体损伤。
1、苯丙酮尿症筛查:苯丙酮尿症是一种由于苯丙氨酸代谢障碍导致的遗传疾病。新生儿通常在出生后72小时内通过采集足跟血进行检测。早期发现可通过严格控制饮食中的苯丙氨酸摄入进行治疗,避免智力和神经系统损害。
2、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筛查:这种疾病因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影响身体代谢和生长发育。新生儿筛查同样通过足跟血采集,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发现异常后,通过口服甲状腺激素药物治疗可以恢复正常生长发育并避免智力低下。
两病筛查的早期干预在有效避免严重发育障碍方面非常重要。父母应重视并配合医生完成相关检测,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发育。在筛查完成后,如果检测结果异常,应及时就医,根据具体疾病采取相应的干预和治疗措施,以维护宝宝的健康成长。早期筛查和干预能有效预防智力及发育问题,家长积极参与是宝宝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大便有粘液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大便内出现粘液可能与肠道炎症、食物不耐受、感染或母乳喂养相关,但也可能是正常现象的一部分,需要根据其他症状和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如伴随发热、腹泻、血便等,应及时就医。以下为具体可能原因与应对措施。 1、正常生理现象 有时新生儿大便中少量透明或白色粘液并不意味着疾病,而是婴儿肠道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正常表现,尤其是出生1-2个月内。如果宝宝没有其他不适,体重增长正常,家长可以暂时观察,无需特别处理。尽量保证喂奶时间和量的规律性,让新生儿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可改善这种状况。 2、肠道炎症 新生儿消化系统较为敏感,肠道受刺激后容易炎症反应,出现大便粘液,伴随腹泻或便频增加。常见的诱因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或喂养不当。此时需及时就医,通过粪便检测明确感染类型。治疗方法包括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针对性抗感染治疗,严重案例可能需要静脉输液。 3、食物过敏或不耐受 如果宝宝对母乳中的蛋白质或配方奶粉成分如牛奶蛋白过敏,可能引起肠道粘液分泌增多,伴有便血、呕吐、湿疹等症状。母乳喂养的妈妈可以开始尝试食物排查法,避免食用乳制品、鸡蛋或坚果等过敏原。人工喂养婴儿可以更换为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或氨基酸奶粉。 4、肠道异常或疾病 一些肠道结构性疾病如肠套叠、先天性肠道畸形或特定病理状态如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也可能导致粘液便。这通常伴有明显的症状,比如呕吐、腹胀、喂养困难等,应尽快带宝宝到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手术干预。 5、护理不当或细菌感染 宝宝腹部受凉或喂食奶具未消毒彻底,可能导致肠胃菌群失调,诱发消化不良和粘液性大便。爸妈需要加强婴儿日常护理,保持喂奶器具的卫生,避免宝宝腹部着凉。喂养后进行适度的腹部按摩,有助于促进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新生儿大便有粘液可能既是正常现象,也可能反映健康问题,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的体重增长、精神状态和排便规律,必要时尽早就医排查原因,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