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发作期可通过药物治疗、局部冷敷、饮食调节、休息与保护关节、避免诱发因素等方式缓解症状。痛风通常由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等因素引起。
1、药物治疗:痛风发作期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400mg每日三次、秋水仙碱0.5mg每日两次和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20mg每日一次。这些药物可有效减轻炎症和疼痛,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使用或剂量过大。
2、局部冷敷:在痛风发作的关节部位进行冷敷,可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冷敷有助于减轻局部炎症和肿胀,缓解疼痛,但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
3、饮食调节:痛风发作期应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建议多摄入低嘌呤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乳制品。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日饮水2-3升,有助于促进尿酸排泄。
4、休息与保护关节:痛风发作期应尽量减少关节活动,避免负重或剧烈运动,以减轻关节负担。可使用拐杖或支具辅助行走,保持关节稳定。适当抬高患肢,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5、避免诱发因素:痛风发作可能与饮酒、高脂饮食、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发作期应严格戒酒,避免摄入高脂肪食物,保持情绪稳定。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关节受凉,减少发作风险。
痛风发作期需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结合饮食调节和生活方式改善,才能有效缓解症状并预防复发。建议患者定期监测尿酸水平,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进行长期降尿酸治疗。同时,保持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关节功能和整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