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神科

抑郁焦虑障碍是什么病

|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问题描述:
抑郁焦虑障碍是什么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崔界峰
崔界峰 北京回龙观医院 副主任医师

抑郁焦虑障碍是一组以持续情绪低落、过度担忧和躯体不适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主要包括抑郁症和焦虑症两类。

1、疾病定义

抑郁焦虑障碍属于心境障碍与焦虑障碍的交叉范畴,核心表现为持续两周以上的显著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或快感缺失,同时伴随坐立不安、心悸出汗等焦虑症状。其发病机制涉及遗传易感性、脑内神经递质失衡、慢性应激等多因素交互影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睡眠紊乱、食欲改变、注意力下降等躯体化症状。

2、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抑郁焦虑障碍病史者患病概率显著增高,尤其一级亲属患病时遗传风险更明显。这类患者可能存在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等遗传变异,导致情绪调节功能异常。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早期发现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舍曲林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药物干预。

3、环境诱因

长期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冲突或重大生活事件可能诱发,持续的心理应激会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患者常出现入睡困难、反复担忧等表现,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配合劳拉西泮片等短期抗焦虑药物缓解症状。

4、生理改变

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是重要病理基础,前额叶皮层与杏仁核功能连接失调会导致情绪调控障碍。此类患者可能产生无价值感或自杀念头,需及时使用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联合心理治疗。

5、共病风险

约半数患者会合并慢性疼痛、肠易激综合征等躯体疾病,也可能与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等精神障碍共病。诊断时需完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严重者可考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配合米氮平片调节睡眠节律。

抑郁焦虑障碍需坚持药物与心理治疗结合,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症状改善。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的摄入,避免酒精和咖啡因刺激。症状持续加重时应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孤独症儿童最佳干预期是什么时候

孤独症儿童的最佳干预期通常为2-6岁,早期干预可通过行为训练、语言治疗、社交技能培养、感觉统合训练、家庭支持等方式进行。 1、行为训练: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是孤独症干预的核心方法,通过正向强化、任务分解等技术,帮助儿童学习新技能并减少问题行为。训练内容包括生活自理、社交互动、情绪管理等,需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方案。 2、语言治疗:语言发育迟缓是孤独症儿童的常见特征。语言治疗师会通过图片交换系统、语言模仿、对话练习等方法,促进儿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家庭中可通过日常对话、阅读绘本等方式辅助语言发展。 3、社交技能培养:孤独症儿童在社交互动方面存在困难。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社交故事等方法,帮助儿童理解社交规则,提高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多创造社交机会,鼓励儿童参与集体活动。 4、感觉统合训练:许多孤独症儿童存在感觉处理异常。感觉统合训练通过特定活动如平衡木、蹦床、触觉游戏等,帮助儿童改善感觉调节能力,提高注意力和运动协调性。家庭中可提供多样化的感官刺激环境。 5、家庭支持:家庭在孤独症干预中扮演关键角色。家长需要学习相关知识,掌握干预技巧,为孩子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引导。同时,家长应注意自身心理健康,寻求专业支持和互助团体,共同应对挑战。 孤独症儿童的干预需要长期坚持,结合饮食调理和适度运动。建议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减少加工食品摄入。适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改善儿童的身体协调性和情绪状态。家长应保持耐心,与专业人士密切配合,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