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风湿病与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和症状表现,风湿病是关节和周围组织炎症的统称,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特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1、病因不同风湿病可能由感染、代谢异常或退行性病变等多种因素引起;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与自身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关节组织有关。
2、症状差异风湿病常见游走性关节疼痛,可能伴随发热;类风湿关节炎多表现为对称性小关节肿胀、晨僵,可能逐渐导致关节畸形。
3、受累关节风湿病可影响大关节如膝关节、肩关节;类风湿关节炎好发于手指、腕部等小关节,呈对称分布。
4、检查指标风湿病检查可能显示血沉增快或C反应蛋白升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和抗CCP抗体常呈阳性。
建议出现关节不适时尽早就诊,通过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日常注意关节保暖并避免过度劳累。
痛风发作时小苏打不能直接消肿止痛。痛风急性期治疗需通过药物控制炎症,小苏打仅能辅助碱化尿液,缓解方式主要有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三类药物。
1、小苏打作用碳酸氢钠通过中和尿酸结晶的酸性环境减少沉积,但无法快速缓解关节红肿热痛,需配合抗炎药物使用。
2、秋水仙碱作为痛风急性期一线用药,可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快速减轻关节肿胀。常用剂型包括片剂、注射剂和口服溶液。
3、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能阻断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剂型涵盖胶囊、栓剂和外用凝胶。
4、糖皮质激素泼尼松龙或甲泼尼龙适用于严重发作,通过免疫抑制作用控制急性炎症,存在口服、静脉注射和关节腔注射等剂型。
发作期需严格低嘌呤饮食,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关节疼痛缓解后建议风湿免疫科就诊评估尿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