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促甲状激素高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79次阅读

问题描述:
促甲状激素高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博禾医生健康科普平台 主任医师
促甲状腺激素是由腺垂体分泌的促进甲状腺生长,同时促进甲状腺激素释放的一种激素,一方面受到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也就是TRH的促进性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下丘脑T3、T4反馈性的抑制性影响,共同组成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如果促甲状腺素高而ftft4下降,则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上患者可以有怕冷,乏力,水肿,毛发脱落,记忆力减退,严重时可以出现粘液水肿,心包积液等等,需要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并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6岁儿童晚上不知道起床尿床正常吗

6岁儿童晚上不知道起床尿床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是遗尿症的表现。遗尿症通常由生理发育延迟、心理因素、遗传因素、泌尿系统异常或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等原因引起。

1、生理发育延迟

部分儿童膀胱控制能力发育较慢,可能导致夜间尿床。这种情况通常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改善。家长可帮助孩子白天规律排尿,睡前限制饮水,避免过度责备。

2、心理因素

焦虑、压力或家庭环境变化可能引发暂时性尿床。家长需减少批评,通过鼓励和奖励机制帮助孩子建立信心。若持续存在,建议咨询心理医生。

3、遗传因素

父母有遗尿症史的儿童患病概率较高。这类情况多为原发性遗尿,可通过行为训练改善,如使用遗尿报警器或膀胱功能锻炼。

4、泌尿系统异常

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等疾病可能导致尿床,常伴随尿频、尿急等症状。需就医检查,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奥昔布宁片、托特罗定缓释片等药物。

5、激素分泌异常

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尿液增多。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片,同时监测孩子夜间排尿量和频率。

家长应记录孩子尿床频率和诱因,避免睡前摄入含咖啡因饮料。白天训练孩子延迟排尿以增强膀胱容量,夜间可定时唤醒排尿。若尿床每周超过2次或持续至7岁以上,需就医排除病理性原因。多数儿童遗尿会随年龄自愈,耐心引导比惩罚更有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