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小儿麻痹症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发病,其中1-3岁幼儿风险最高。该病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典型症状包括发热、肢体疼痛及弛缓性瘫痪。
小儿麻痹症的发病年龄分布与免疫系统发育和疫苗接种情况密切相关。未接种疫苗的婴幼儿因免疫力较弱,接触病毒后更易感染。1-3岁儿童活动范围扩大但卫生意识不足,常通过接触污染物品或食物感染。3-5岁儿童发病率次之,多与群体聚集环境如托幼机构传播有关。5岁以上儿童随着免疫接种完成和卫生习惯养成,感染概率显著降低。发病初期常见非特异性表现如发热、咽痛、食欲减退,1-4天后可能出现肢体不对称无力或瘫痪。瘫痪多发生于下肢,严重者可影响呼吸肌功能。
预防小儿麻痹症需按时完成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程序,我国现行免疫规划要求在2、3、4月龄各接种1剂次,4周岁加强1剂。家长应培养儿童饭前便后洗手习惯,避免接触疑似患者。对出现发热伴肢体无力的患儿,应立即隔离并送医排查。恢复期患儿需进行康复训练改善运动功能,定期随访评估神经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