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冠心病可能引发猝死,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或严重心律失常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坏死,进而触发恶性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
冠心病患者发生猝死的主要机制是急性心肌缺血导致的心室颤动。当冠状动脉突然完全闭塞时,心肌细胞在缺血缺氧状态下电活动紊乱,容易产生异常电信号引发心室颤动。这种心律失常会使心脏失去有效泵血功能,若不及时除颤可在数分钟内导致死亡。部分患者可能在猝死前出现胸痛、气促等先兆症状,但也有相当比例的患者表现为无预警的突发意识丧失。
并非所有冠心病患者都会发生猝死,风险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心功能状态等因素相关。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猝死概率较低,而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或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风险显著增加。糖尿病患者、长期吸烟者及未规律服药控制病情的患者也属于高危人群。
冠心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风险,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调脂药物控制病情。出现持续性胸痛、心悸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药物。
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现心慌胸闷的症状,这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等病理变化有关。
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心肌供血不足,可能导致心慌胸闷。心肌缺血时,心脏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可能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表现为心慌胸闷。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胸痛、气短等症状,活动后症状可能加重。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有助于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部分冠心病患者可能合并心律失常,如房颤、室性早搏等,也可能导致心慌胸闷。心律失常可能引起心悸、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晕厥或猝死。胺碘酮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可用于控制心律失常,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对于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可能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或进行射频消融手术。
冠心病晚期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此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可能导致心慌胸闷。心力衰竭患者可能伴有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活动耐量明显下降。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可减轻水肿,但需注意电解质平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也有助于改善心功能。
冠心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饮食上需低盐低脂,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若出现持续心慌胸闷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遵医嘱规律服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