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戴牙冠后牙龈长脓包可通过局部冲洗上药、根管治疗、牙周治疗、调整牙冠咬合、手术引流等方式处理。牙龈长脓包通常由牙髓感染、牙周炎、咬合创伤、根尖周炎、牙冠边缘不密合等原因引起。
1、局部冲洗上药
牙龈脓包伴随轻微红肿时,可使用生理盐水或氯己定含漱液冲洗脓腔,清除分泌物后局部涂抹碘甘油。操作需由医生完成,避免自行刺破脓包导致感染扩散。该方法适用于早期局限性脓肿,治疗后需观察3-5天。
2、根管治疗
若脓包由牙髓坏死引起,需拆除牙冠后进行根管治疗。清除坏死牙髓组织后,用氢氧化钙糊剂封药消毒根管,最后用牙胶尖充填。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短暂疼痛,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或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
3、牙周治疗
牙周炎导致的脓包需进行龈下刮治,清除牙结石和炎性肉芽组织。严重者可配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给药,或口服甲硝唑片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控制感染。治疗完成后需每3个月复查牙周状况。
4、调整牙冠咬合
咬合过高引起的创伤性脓包,需调磨牙冠高点直至咬合纸测试显示均匀接触。调整后配合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减少牙龈刺激,2周内避免患侧咀嚼硬物。多数患者在1-2周后脓包可自行消退。
5、手术引流
大型波动性脓肿需切开引流,放置橡皮条保持引流通畅。术后24小时内冰敷减轻肿胀,可服用头孢克洛分散片预防感染。切口一般3-5天愈合,期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使用软毛牙刷清洁术区。
戴牙冠后出现脓包应避免挤压或热敷,及时就诊明确病因。日常使用牙线清洁牙冠边缘,选择含氟牙膏配合 Bass 刷牙法维护口腔卫生。修复体使用超过5年者建议定期检查边缘密合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饮食上减少粘性食物摄入,避免用患牙咬硬物造成二次损伤。
拔上牙智齿可能会得干槽症,但概率较低。干槽症通常发生在下颌智齿拔除后,上颌智齿拔除后发生干槽症的情况相对少见。干槽症是拔牙后牙槽窝内血凝块脱落或溶解,导致骨壁暴露并引发疼痛的并发症。
上颌智齿拔除后发生干槽症的概率较低,主要与上颌骨血供丰富、拔牙创伤较小有关。上颌智齿牙槽窝通常较浅,血凝块更容易形成并保持稳定。拔牙后遵循医嘱,保持口腔卫生,避免用力漱口或吸烟,可进一步降低干槽症的发生风险。
少数情况下,上颌智齿拔除后也可能发生干槽症,可能与拔牙过程中创伤较大、术后护理不当或患者自身凝血功能异常有关。干槽症主要表现为拔牙后2-3天出现剧烈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耳部或太阳穴,牙槽窝内可见空虚或有腐败物质。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处理。
拔除上牙智齿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吸烟和用吸管饮水,24小时内不要漱口,以保护血凝块。饮食以温凉软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出现持续剧烈疼痛、口腔异味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复诊检查,排除干槽症或其他感染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