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牙齿结石可通过超声波洁牙、手工刮治、喷砂洁牙、化学溶解、日常护理等方式去除。牙齿结石通常由口腔清洁不足、饮食习惯不良、唾液成分异常、牙齿排列不齐、牙周疾病等因素引起。
1、超声波洁牙
超声波洁牙利用高频振动将牙结石震碎并冲洗干净,适用于清除牙龈线上下的牙结石。治疗过程中可能伴随轻微出血,属于正常现象。超声波洁牙后可能出现短暂牙齿敏感,通常1-2天内自行缓解。建议每年进行1-2次专业洁牙,配合日常口腔护理可有效预防牙结石复发。
2、手工刮治
手工刮治使用专业器械手动刮除牙齿表面的结石沉积,特别适合清除牙龈线下较深的牙结石。操作时需由专业牙科医生进行,避免损伤牙龈组织。手工刮治后可能出现牙龈轻微肿胀,可用温盐水漱口缓解。对于牙周袋较深的患者,可能需要分次完成治疗。
3、喷砂洁牙
喷砂洁牙通过高压喷射碳酸氢钠粉末去除牙齿表面色素和细小牙结石,对牙釉质损伤较小。治疗后牙齿表面会变得光滑,有助于减少菌斑附着。喷砂洁牙不适合牙龈炎症急性期患者,可能加重牙龈出血症状。治疗后建议24小时内避免进食深色食物和饮料。
4、化学溶解
化学溶解使用含酸性成分的凝胶软化牙结石,再配合机械清除。这种方法对顽固性牙结石效果较好,但需严格控制药物浓度和接触时间。化学溶解不适合孕妇和儿童使用,可能引起牙齿敏感。治疗过程需在专业牙科医生监督下进行,避免损伤健康牙体组织。
5、日常护理
日常护理包括使用含氟牙膏刷牙、牙线清洁牙缝、漱口水杀菌等。巴氏刷牙法能有效清除牙菌斑,建议每天刷牙2次,每次不少于2分钟。牙线可清除牙刷难以触及的牙缝处菌斑,预防牙结石形成。含氯己定的漱口水能抑制口腔细菌繁殖,但不宜长期使用。定期更换牙刷和保持饮食均衡也有助于预防牙结石。
预防牙结石需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至少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减少高糖饮食和碳酸饮料摄入,多食用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有助于牙齿自洁。吸烟者应戒烟以降低牙结石形成概率。每6-12个月进行一次专业口腔检查,发现早期牙结石及时处理。出现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避免发展为严重牙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