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死手术危险吗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肌梗死手术危险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心肌梗死手术存在一定风险,但多数情况下手术获益远大于风险。手术风险主要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梗死范围及手术时机有关。

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手术方式已相对成熟,术中严重并发症概率较低。手术团队会通过术前评估、术中监测及术后管理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常见可控风险包括穿刺部位出血、造影剂过敏、血管再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如恶性心律失常、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发生率极低。早期再灌注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延迟手术可能导致心肌坏死范围扩大。

高风险情况多见于合并心源性休克、多支血管病变或严重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这类患者手术中可能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围术期心肌梗死等危急情况。部分高龄或存在严重基础疾病者术后恢复期较长,需密切监测心肺功能。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即使存在手术风险也应优先考虑再灌注治疗,因未及时手术的死亡率显著高于手术风险。

术后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预防血栓,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戒烟限酒有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复发。出现胸痛加重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冠心病跟心情有关系吗?

冠心病与心情有一定关系,长期负面情绪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冠心病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相关,而情绪波动可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影响心血管健康。建议保持情绪稳定,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出现胸痛、心悸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或愤怒状态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这种持续性应激反应可能加速血管内皮损伤,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研究显示,情绪剧烈波动时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甚至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日常可通过正念冥想、深呼吸训练等方式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精神紧张。

部分特殊情况下,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离世、失业等造成的急性心理应激,可能直接触发心绞痛发作或心脏骤停,这种现象称为心碎综合征。这类患者冠状动脉通常无明显狭窄,但心肌收缩功能暂时性受损。对于合并焦虑抑郁的冠心病患者,医生可能建议在规范治疗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必要时使用抗焦虑药物如盐酸帕罗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

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饮食上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减少高盐高脂饮食。家属应关注患者情绪变化,避免过度施压,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若出现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抑郁症状超过两周,需及时到心理科或心身医学科就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