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小儿腹泻出现低钾血症最主要的原因是钾摄入不足、钾丢失过多、钾分布异常及肾脏排钾异常。腹泻时钾随体液大量丢失,同时进食减少导致摄入不足,严重时可引发心律失常或肌无力。
1、钾摄入不足腹泻患儿常因胃肠不适减少进食,家长需注意补充含钾食物如香蕉、土豆泥,必要时遵医嘱口服氯化钾溶液补钾。
2、钾丢失过多频繁水样便导致消化液大量流失,每升粪便含钾约20mmol。家长需及时补液并监测电解质,可选用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
3、钾分布异常酸中毒时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血钾检测值偏低。需纠正脱水及酸碱失衡,静脉补钾可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
4、肾脏排钾异常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促进尿钾排泄,需治疗原发病。严重低钾可静脉滴注氯化钾注射液,浓度不超过0.3%。
家长发现患儿精神萎靡或肌力下降应立即就医,补钾治疗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引发高钾血症。
儿童正常血压范围因年龄、性别和身高而异,通常收缩压为90-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60-80毫米汞柱。测量时需使用儿童专用袖带,数值受生长发育阶段、测量方法和基础疾病等因素影响。
1、年龄差异:新生儿收缩压约70-90毫米汞柱,学龄期儿童逐渐接近成人标准,青春期后趋于稳定。
2、性别影响:同龄女孩血压普遍比男孩低5-10毫米汞柱,青春期差异更为明显。
3、身高因素:身高百分位影响血压标准,高个子儿童允许比同龄人高5-15毫米汞柱。
4、测量规范:安静状态下测量3次取平均值,袖带需覆盖上臂三分之二,首次测量应检查双上肢血压。
家长需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日常注意控制钠盐摄入并保证充足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