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后遗症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后遗症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峰
李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急性肾小球肾炎又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多见于儿童,在起病之前1到3周,患者往往有咽喉部、上呼吸道、皮肤的感染史。一旦出现急性肾小球肾炎以后,患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就是血尿,也会出现肉眼血尿、尿蛋白的增多,一般为轻至中度尿蛋白,会出现水肿、血压升高,甚至会出现一过性的肾功能不全,随着对急性链球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控制,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率已经明显下降。对于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通过合理规范的治疗以后,绝大多数都能够痊愈,很少复发。而对于老年患者引起的急性肾小球肾炎,通常病情比较重,治疗效果欠佳,往往变成慢性肾炎综合征。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肾积水能引起肾衰竭吗?

肾积水可能引起肾衰竭。肾积水通常由尿路梗阻导致尿液滞留,长期未治疗可能造成肾脏功能逐渐受损,最终发展为肾衰竭。

尿路梗阻是肾积水最常见的原因,可能由结石、肿瘤或先天性畸形等因素引起。尿液无法正常排出会导致肾盂和肾盏扩张,肾脏实质受到压迫。早期肾积水可能仅表现为腰部胀痛或排尿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肾功能指标异常。轻度肾积水通过解除梗阻后肾功能多可恢复,但长期严重积水会导致肾单位不可逆损伤。

少数情况下急性完全性尿路梗阻可在较短时间内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双侧尿路同时发生严重梗阻时,肾脏无法代偿,可能迅速进展为急性肾衰竭。某些特殊病因如腹膜后纤维化引起的梗阻往往进展隐匿,发现时已存在明显肾功能损害。先天性尿路畸形患者若未及时干预,肾积水可能持续多年后导致慢性肾衰竭。

出现肾积水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通过超声、CT等明确病因。治疗需针对梗阻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碎石取石、支架置入或手术矫正等。定期监测肾功能变化,避免发展为肾衰竭。日常应注意观察排尿情况,保持适量饮水,但肾功能已受损者需控制液体摄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